第501部分(第3/4 頁)
市政府把這項工作當做重點來抓,這也是林市長帶來的最大一個投資專案。
除此之外,今年還要開工建設一家木材深加工企業,還有皮革加工廠以及大型飼料加工基地、市中心的輕紡城、火車站附近的高層酒店等專案,總計劃投資達到了驚人的50億元人民幣。
市裡開了幾天的研討會,林強生也有參加,他用幻燈片讓眾人對東星的投資計劃做一個細緻的瞭解,圖片上有各種投資專案的位置,還有對市區內商業的一些規劃。
林強生對眾人說道:“我建議市裡將來把市北區作為主要的居民生活區發展,因為這裡靠近江河,離著市中心也近,有公園和一條水域面積不小的湖泊,綠化好、環境好。市北,是城市的上風區,從北方吹過來的冷空氣順著嫩江支流南下,把清新空氣帶了進來,把汙染氣體帶走,將來更要禁止企業在這裡入住,現有的一些汙染較重的企業也要搬離,以後這邊要逐漸的發展為生活商業區。”
接著他換了市南的幻燈片:“而市南交通網路發達,有通往省內外的鐵路和主要幹道,將來還有高速公路,所以作為工業區比較合適。在我想來,工業區是不適合住人的。”
在座的領導幹部們也有了一些議論:“這麼說,將來工廠都跑到南邊去,在市北居住的職工還要跑到市南工作嘍,太遠了吧。”
林強生一看出聲的是副市長叢福奎,對他說道:“將來市裡要建設環城公路,把東南道路擴寬、西南道路打通,這樣交通狀況就能有很大改觀,將來我們更要引進城市輕軌,這就更方便了!”
這時坐在上首的餘宏達書記說道:“小林的想法很好嘛,我看將來市裡的規劃就要按照這個規劃執行,我們要把市容市貌的建設抓起來,制定一個長期規劃,與小林的這個方案結合起來搞,應該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餘書記發話之後底下也就沒有什麼意見了,事實上他們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再有這個方案還指望東星集團投資呢,他們當然不會反對。
林向榮點了點桌案,向大家說道:“今年我們就是要打一場城市經濟轉型的攻堅戰,把市裡的輕工業發展放在第一位,改變我市長期以來的輕重工業不平衡的局面!”
在座的人一陣竊竊私語,這位林市長的執政理念與其他領導有著明顯不同。以前的領導都是開口閉口把重工業放在嘴邊,怎麼談改革,怎麼解決企業困難,愁腸百結的維持著重工業的地位。這位市長倒好,把輕工業放在比重工業還重要的位置上,這讓與會眾人老大的不習慣。
餘宏達老書記向林強生問道:“小林,想要發展輕工業關鍵還要看投資,沒有錢什麼都搞不起來,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啊?”
大家又紛紛看向了這位“小林同志”,在座的也都知道了這位年輕人就是林向榮市長的兒子。至於為什麼林向榮當上了市長,而他兒子還有這麼大的企業,他們就不清楚了。他們只知道林家父子當初都是辦企業的,林向榮從政也是半路出家,到了他們這個位置也不會明面上糾結這個事,有什麼私底下進行不能拿到明面上說。
林強生看了在場的20多名與會幹部,他提高音量說道:“想要富,還得在輕工業上想辦法!”
“怎麼輕工業就能致富?”眾人一聽也都疑惑了起來,林強生說的夠直接,大家以前還真沒這麼想過。
林強生向大家問道:“現在市場上暢銷的都是什麼產品?”
他自說自答的道:“暢銷的是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這三大件也算是輕工產品。還有就是小家用電器,請領導們去去市場上看一看,從南方運過來的小家電充斥我們的市場,老百姓花大把的錢來買這些產品啊!除此之外,就是紡織鞋帽類紡織商品最暢銷,衣服、鞋帽、各種紡織用品也是從南方大量的運過來的!”
他向眾人問道:“難道我們自己就不能生產這些嗎?”
“能生產倒是能生產,但是我們缺少技術啊!”有幹部說道。
林強生點頭:“是啊,我們有那麼多的工業企業,為啥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呢。我們的企業裡有那麼多的機器,就算沒有經驗,我們可以去學嘛,學會了自己把生產裝置造出來,不困難吧?”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可以自己去南方學習,回來自己生產生產,搞自力更生自產自足。有人說現在已經不時興這些了,技術裝置是要花大價錢的,小打小鬧不行了!”
輕拍著桌子,林強生道:“但我說,南方來的商品就是小打小鬧造起來的,他們由小到大漸進式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