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第2/4 頁)
音737的19英寸寬大,寬大的過道除了造成較為寬闊的視覺效果之外,還會減少上、下機旅客拉桿箱碰撞的問題,加快旅客的登機、下機的速度,減少客機的過站時長!”
林強生和盧運模對視了一眼,從雙方驚訝的眼神中都看出了對方的震驚。
盧運模作為中航技的代表是瞭解世界先進飛機技術的,民機他也多有關注,而且在麥道公司進入中國時中航技就對民用飛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從這些個圖紙資料上,兩人都看出了德國人對於這個MPC75可以說絕不只是一款中型客機那麼簡單,客機的單項指標都超過了同型別飛機,如果他們不想造大飛機才見鬼了,德國人的心思簡直已經寫在圖紙上了!
林強生說道:“看樣子MPC75是一款比麥道82還要寬大的客機,現在制約MPC75載客量的唯一因素,僅僅是客機長度不夠!”
“是啊,MBB的心思不小,林先生你要考慮清楚,這個專案必定需要很多經費!”盧運模激動的說道,同時點了一下林強生。
陳瑤非常疑惑,問道:“強生,這款飛機很先進嗎?”
林強生看了盧運模一眼,然後點頭對陳瑤說道:“德國人的心思不小,他們想造大飛機,這款飛機的資料看上去很漂亮!”
“哦,那什麼是大飛機啊?”陳瑤問道。
林強生說道:“大飛機很大,它在你面前就像大樓一樣!”
“啊?”陳瑤吃驚的想著,這麼大的飛機該怎麼造出來呢。
施密特等幾人說完了,才繼續道:“我們的MPC75100擁有28。5米的機長,翼展為29。7米,機高10。2米。發動機的選擇有寶馬和羅羅合作的BR715渦扇發動機、美國艾利遜的Gma3014渦漿發動機、德國戴姆勒賓士的PW/MTURTF180、美國蓋瑞特TFE742、法國的CFMM123。”
林強生問道:“這些發動機還都是紙面上的計劃吧?”
施密特點頭說道:“是的,但是這些公司都有很雄厚的實力,研發出可供MPC75選擇渦扇發動機並不困難!”
“只是個時間問題,你繼續說吧。”林強生道。
施密特拿出一張圖紙和資料“對於地面勤務這一塊我們也做了精確的計算,完整的主基地維護控制在25分鐘以內,包括飛機接近廊橋開門、下客、解除安裝行李貨物、清倉檢修、補充貨架、補充油水、裝載行李貨物、新旅客登機、關門準備起飛——25分鐘。我們的設計保證了最有效的週轉率,我們可以做到最大化的降低執行成本。而對比md87系列需要50—60分鐘,波音737—500系列需要40—50分鐘來看,我們的MPC75一定會受到各家航空公司歡迎的!”
“嗯哼,希望如此。雖然這是德國專業技術才能達到的水準,就像是汽車廠家給出的理想耗油率一樣,但25分鐘的地面勤務時間真的是很令人驚訝!”
林強生點了點頭,對德國人對地面維護的這方面的周到想法,他沒有什麼意見,現在波音和空客都在地面勤務上做文章,波音飛機是出名的好維護低成本,要想和這些成熟的主流飛機競爭,就得有著相同的好維護的特點。
一開始他還以為德國人設計的是尾吊佈局的飛機,結果看到了模型和圖紙才發現人家的這個也是翼吊。
這時就聽盧運模說道:“這種客機能不能改成尾吊,我們中國現在組裝的麥道82也是尾吊,這種發動機佈局不但噪音低,而且飛行更穩定,你們MBB是否考慮過這樣的佈局?”
施密特點頭說道:“尾吊確實有你說的這些個特點,但是我們考慮著現在翼弔客機才是主流,而且在維護方面更節省時間,如果中國方面確實有需求的話我們雙方可以再重新設計尾吊機型。”
“那就好!”盧運模點了點頭。
林強生卻擺了擺手,對兩人說道:“這款飛機現在的設計就非常好,不用再搞尾吊了,畢竟翼吊才是主流!”
“這,那好吧!”儘管盧運模還有些想法,但是看林強生的態度恐怕難以改變,其實他也就是想要問一問,對尾吊還是翼吊也不是很堅持,只是考慮著國內現在正組裝著麥道82,兩者如果有些共通點的話可以有效的結合起來,對中國的飛機設計人員會有幫助一些,和德國人學習以後自己再搞這種機型就簡單多了。
施密特又拿過來一份圖紙和材料書,標著“複合材料運用”,他向兩人說道:“我們在MPC75的起落架艙門和地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