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2/4 頁)
金髮展經濟。於是當地的領導竟然異想天開的打起了賣車掙錢的主意,有資料表明在84年後半年時間海南總共進口了9萬多輛轎車,而當時瓊省是沒有向外省賣車許可的。結果這些進口的轎車很多都以走。私的方式進入到了內地,雖然海南政府賺了錢但也大大打擊了民族的汽車工業!
林強生是絕對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在他看來這種地方領導簡直是把國民經濟當做兒戲了,為了發展不顧一切,以後國內到處都是這樣蠻幹的領導幹部!
他林強生就是要給這些人堵堵心,你要進口可以,但那也只能是進口我生產的!
第四百六十九章工業強國
高層領導在得知了林強生有意投資100億美元在國內建設大石化專案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派了專人赴首都機場迎接。
應該說,100億美元對於剛剛改革開放四五年的大陸經濟來說的確是一個大專案。對於如何承接這筆資金,在中央領導層也有許多人心裡沒有底。儘管如此,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央仍然為此作了大量紮實的準備工作,併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工作班子分成幾個工作小組分頭承擔任務。
大石化專案不僅僅牽涉化工方面,還涉及能源、鋼鐵、運輸等產業,工作小組分頭聯絡了國內幾個重要的石油石化產業基地,Da慶煉油廠、燕山石化、齊魯石化、NanJing石化等國內幾個大型煉油廠化工基地,以及鐵路船運、電力、重工等部門。
林強生的總體設想是一期投資50億美元,建造一座年煉油1000萬噸、年產乙烯80萬噸的石化工廠,並自備電廠和遠洋與內河運輸船隊。產品50%供應國際市場50%供應國內。5年後東星集團還要陸續投資二期三期工程共50億美元,在全國各地建設石化工廠,最終10~15年後達到年煉油5000萬噸,生產乙烯600萬噸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團!
圍繞這個設想,林強生向有關部門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大陸一方向東星提供一定數量的原油;二是雙方以聯營合作的方式經營;三是由大陸一方提供可供建廠的土地。另外為表示合作誠意,林強生還事先向中國政府提交了1000萬美元的訂金購買工業用地。
林強生帶著謝瑩與從美國聘請來的石化專家和談判小組到達京城,他們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親切接見。一行人被安排住進了釣魚臺國賓館,受到了高規格接待。
在林強生到來之前,高層領導曾經專門召開過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工作會議。在會上,大家非常認真地落實了多項接待活動的細節。但與會的眾人也向組織者及中央表達了國內是否有接受這筆投資的能力!
眾人都還記得前幾年剛剛改革開放開啟國門之時,那時中央包括地方一股腦的從歐洲簽訂了七十多個引進專案,其中大型專案涉及資金規模上十億美元的就有22項之多,總投資接近80億美元!
但是這麼多的專案進來後給當時本身就經濟困難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又雪上加霜,上百億美元的引進專案,在當時經過計算,國內需要配套資金達到了350多億人民幣,以及配套的巨量物資供求矛盾,這場盲目的外資引進是當時國家難以承受之重!
不得已,在葉陳二位領導干預下這些專案逐漸停止,有的重複建設專案乾脆下馬。
直到83年、84年國內經濟形勢開始好轉,一些關乎國際民生的重要專案主要是已經引進成套裝置的工程開始重新啟動,比較大的如大慶石化廠、齊魯石化廠等又開始了建設工作。
在這些工程剛剛重新開動之際國家又引進百億美元的巨量外資,很多人懷疑國內是否有能力啟動這個大石化專案,會不會給剛剛好轉的國內經濟增添又一沉重的包袱。而且重要的是,外商要求一半產品銷往國內,國內市場是否有能力消化這麼多的產品也是個問題!
這個情況反映到了領導層,尤其是286那裡之後,經過反覆斟酌和詢問相關經濟領域的專家。考慮到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286覺得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必須馬上上馬一些大型專案,中國經濟要快馬加鞭的發展才好,他拍板決定利用外商的投資熱情引進這項大石化工程!
“這百億美元不單單要看國內而且還要往國際上看,現在歐美各國相繼擺脫了經濟滯漲的困擾,美國和西歐經濟開始復甦,中國應該抓緊這輪經濟大潮努力向工業縱深領域發展趕上這波世界經濟形勢!要主要,這百億美元不是一次就投資進來這麼多錢,是分批的,你要人家外商一次性投資這麼多錢人家也不幹!”
“對於產品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