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第2/4 頁)
進行了認真的檢查,等大家都進入之後才帶著眾人走到成品油的傳送帶邊。
她指著兩根不起眼的鋼管,向眾人介紹道:“大家請看,這兩根細細的鋼管其實是金屬探測器,它們監測著油料在生產和傳送過程中有無混入了金屬元素。”
整個生產過程都是採用不鏽鋼容器,在大家眼中簡單的生產車間,到了林香的眼裡卻處處都是風險點。
整個生產環境非常整潔高效,這裡有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從樓上瓶子製造廠生產出來的空瓶,到了樓下另一端已是裝滿油排隊等待裝箱的成品了。
眾人都很驚奇,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少人的工廠,車間內不怎麼需要手動,全程都是自動化的,人只需要看著裝置就行了。
而艾倫這些美國人卻都露出了讚賞的表情,他們也為東星集團能夠建設出這麼高標準的生產車間而震驚不已,對中國的工業水平有了重新的認識。
看著一箱箱成品食用油生產出來,領導們都很高興,他們對食用油生產也有了新的瞭解。
原來精品油是這樣生產出來的,有些人家裡還吃著散油,與這裡的產品簡直沒法比。有些人從此以後就改成吃這種瓶裝的食用油了,散裝油再也吃不下去,安全衛生健康,連外國人都伸大拇指的產品奏是好。
接下來他們參觀了儲油區,龐大的場地中數十個儲油罐高高聳立,灰色罐身反射著陽光的熱氣,一旁窄小的舷梯盤旋而上。
“這裡是我們食用油原料的存放地,每個油罐高19米,當然在Q市克東縣也有這麼一大片儲油區在建設著。”
有人摸了摸罐身發現很是燙手,他一下子驚叫道:“這麼燙,裡邊的油都熟了吧!”
林香提醒道:“小心,油罐外壁的確很燙,但其實內部設有保溫裝置,雖然外壁滾燙但是罐內卻可以保持常溫狀態,油脂自然可以長期儲存。”
她對眾人說道:“大家看到的這些油罐,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測量裡邊的油溫和油高,這是鑑定油品的兩個重要引數。我們集團收購進來的油通常都是缺斤少兩,要透過測量,計算出重量,這是把控油脂原料品質的重要依據!”
眾人這才瞭解,原來這些灰色的罐子都是保溫的,侯捷點頭贊同道:“愛一行幹一行,你們東星集團幹起食用油來也很專業嘛,就一個油罐都大有學問!”
眾人都大點其頭,而且大家還感覺到這個食用油工廠絕對不簡單,就看到的這些東西就要投入多少錢!
艾倫等人也在心裡估量著,他們看到了東星在食用油上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暗自評估著中國的大豆市場狀況,不過這還需要幾個重要的資料,中國的食用油產銷量,未來的市場增值潛力。
現在也有國外的食用油企業進入了中國,比如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投資了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1991年創造了金龍魚品牌)。
他們倒是知道現在的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吃散裝油的,嘉裡公司與國內合作銷售他們的瓶裝食用油,而東星集團這裡生產的瓶裝食用油,應該是中國的第一家小包裝食用油生產企業。
中國食用油市場簡直就像是一片蠻荒之地,其前景十分廣闊,艾倫等人也看到了這裡的巨大商機,他們對此次中國行更加有信心了起來!
第990章集zi教母的誕生
ADM公司在省裡考察了一個月之久,到了不少個號稱大豆之鄉的種植大縣調研,親眼看到了H省巨大的大豆產量。
他們還在東星的食用油工廠駐紮了一段時間,親眼看到了中國市場對小包裝食用油的巨大需求。採購單位親自派車過來,在企業門口排著長隊等待工廠發貨的景象在美國可是不多見的。
當然,這期間美國人也採集了不少H省大豆的原生品種,林香曾經擔心ADM對這些原生品種進行改良,她想阻止美國人這麼做,不過最後還是被林強生阻止了。
因為農作物原生品種的交流,在世界上並沒有限制,中國研究者也同樣可以到國外去採集種子。如果這裡限制了美國人,那以後東星集團到美國去收集原生種就可能就會遇到麻煩。
再一個就算林香阻止了,美國人也會在別的省份收集到中國的原生種,根本限制不了,源生地對種子的保護權利到底能達到什麼程度,這在世界上都有很大的爭論。
好在這些被美國人收集的原生種,林強生都會要求共享,並且馬上註冊專利,不讓美國人鑽這個空子,他們就不要妄想壟斷這些原生種的改良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