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2/4 頁)
細帳、固定資產帳、應付應收帳、材料帳,總帳等等,都要整理。
國外分公司的審計工作由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而國內則由公司內部的會計部負責。
林強生也在集團內上上下下的走訪了一番,慰問一線員工,或鼓勵或肯定,激勵職工們明年更好的工作,同時也感謝他們在過去的一年所作出的努力!
東星集團在經營上還是很講究人文關懷的,這或許在國營企業中是很少見到的,也讓一些新晉員工十分高興,以前覺得外資企業老闆高高在上,工人階級難免被資本家剝削,可實際到了東星集團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這裡沒有所謂的剝削,不但工資高而且待遇好,現在國營企業普通的一線工人月工資也就四五十元,而如果單位效益不好,那拖欠工資打折扣,簡直是家常便飯的事。
而東星集團絕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出現了上司隨意剋扣下屬工資,在工作中故意刁難,一旦發現絕不姑息,這種情況在國營企業大小集體企業當中很正常,和領導走得近的職工往往受到諸多照顧,所以在企業當中容易出現一個個小圈子小集體,相關人也更積極的為小集體牟利,排擠他人,而東星是絕不會允許這樣破壞團結的事情發生的!
另外,東星集團涉及很多下游產業,直接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能接觸到的,如汽車這樣的高檔消費品,還有單晶矽、晶圓、晶片、分立器件這樣的高精尖電子工業品,資金回收率良好!
而東星的上游產業如鋼鐵、煤炭、化工、建材,這樣的原材料產品則基本上被內部消化,部分出售。
林強生相當重視資金回收率和流通性,80年代中後期國內掀起了一場三角債風波,上游原材料企業最容易吃虧,這時期國內進入了資金收緊階段,原材料行業恰恰有回款慢的特點,這時期很多中下游企業惡意拖欠貨款,用於放貸吃利息,貨款一拖就是好多年,生產原材料的上游企業很多都收不回款子,苦不堪言,工廠無奈減產甚至倒閉,它們才是三角債風波的最大受害者!
林強生相當重視這個問題,凡是拖欠東星貨款的商家絕不再於其合作,寧可毀一座廟,他也不想陷入三角債的風波當中,這就逼得合作企業不得不清繳欠款,東星的產品不愁賣,誰的面子也不給!
1985年中央政府將開始抽緊銀根,企業賬戶上“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就大幅度上升。從明年開始,國內經濟將更加困難,很多企業更收不來貨款,林強生已經給企業的高層打好了預防針,在今後幾年中資金回收率必須持穩,各事業部必須重視及時回籠資金的問題!
他知道,三角債帶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由於拖欠,大多數的國營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都面臨收不到毛收入的問題,致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因缺乏資金而難以擴充套件生產;鉅額的未清償的債務拖款,使企業或不能進一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難以申請到信貸;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陷入債務死扣之中,每一個企業既不願意償債,它的債權也無法得到清償,但偏偏三角債風波就發生在國營企業為主的環境中,很多都是政策性債務,權力債。
所以,林強生要在經濟更加困難,大規模三角債來臨之前,抓緊時間創辦一家大型賣場,逐漸的推廣出去,保護一批東星集團的下屬企業、品牌!
而現在,東星集團憑藉著良好的財務狀況,甚至還可以進行資源戰略儲備,在原材料價格走低時大量採購儲存起來。
林強生正在視察一座大型倉庫,這是在濱城郊區附近的一所防空洞,是日據時期修建的,這裡距離哈飛製造廠不遠,原來是軍區所有後來又轉交到了市政府的手裡,如今被東星集團以200萬美元租賃了30年。
區人武部部長也到了現場,陪同林強生參觀,倉庫的鐵門被開啟,隔了一會通風后兩人才走了進去。
謝部長對林強生說道:“林總,您看這個寬度,可以並排駛入一輛解放牌大卡車和一輛傑普車!
這裡距離地面10米,總長12。5公里,最淺的地方也有4米深,戰備時期可以容納10萬人,以及維持三個月的給養。
洞裡大洞套著小洞,有物資倉庫和指揮所、戰時醫院,當初日本人設計得很精細,被服和武器都是分開儲存的,您看這牆壁的厚度,就是飛機轟炸都炸不塌,結實著呢!”
林強生看著這個有點禿頂的謝部長,笑道:“老謝,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沒有什麼飛機轟炸,不過這地方確實夠結實!”
看著拱形的涵洞,林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