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比何陽瞭解的更透徹了,他這句話的中心點是深入瞭解,所謂深入瞭解就是讓自己查清楚李逸風和羅倩的關係,當然了,其中還包括李逸風身家清不清白等等方面。
何陽立刻表態說:“書記放心吧,這事交給我了。”聽張文華沒有其他意見後,何陽結束通話了電話。
老李家院子裡有棵三十年樹齡的棗樹,樹上掛著的棗子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採摘了。坐在枝繁葉茂的棗樹底下拾掇著農具的李逸風,並不知道自己的前程被張文華、何陽三言兩語的交談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譚顏輝和朱拉風吃完飯後相繼離開,李逸風原本想他倆走後小睡一會兒,可倒下後因為心裡裝著事死活睡不著,索性爬起來找出了一把鬆動的鋤頭叮叮噹噹的修理起來。
手裡的活兒幹到一半,村支書李四平笑呵呵的走進了小院,李逸風趕忙搬了個馬紮請李四平坐下,掏出煙來給他點上一支。
李四平抽了兩口煙,笑著和李逸風聊了起來:“逸風啊,在縣上的工作適應了不?”
李逸風笑道:“算是適應了吧,平時工作也不算忙,領導同事們都挺關照我的,沒啥不適應的。”
李四平把褲管捲了起來,露出了腿肚子上兩塊結實的疙瘩肉,“適應了就好啊,你是從咱們李家村走出去的唯一一名幹部,大家夥兒都盼著你能當大官,給咱們李家村爭臉面哩。”
“四平叔,你放心吧,不管我今後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從李家村走出去的,當年考大學的時候,沒有村裡的父老鄉親這個十塊那個八塊的給我湊錢,四年大學我肯定讀不下來,鄉親們的深情厚意,逸風一輩子不敢忘記。”李逸風成功考取了Z大,差點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耽誤報到,李四平聽說了情況後,號召全村男女老少給李逸風捐款,才讓他圓了大學夢,這個事情,影響了李逸風的一生,前世他曾經發誓自己發跡後一定要改變李家村落後的面貌,要讓李家村的村民都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這個夢想還沒有變成現實,他破產了,接著,橫屍街頭。
重生回來後,這個念想在李逸風心中更加堅定,他暗暗告誡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李家村的人民脫貧致富過上富足的生活。
李四平聽了李逸風的話,心裡很是高興,這孩子厚道啊,有道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心裡能記惦著鄉親們的好,就說明孩子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呵呵,都過去了,不過逸風啊,說起來你四平叔還真有點事情要請教請教你。”李四平笑著把菸蒂在鞋底子上摁滅,說道。
PS:這一章是補昨天欠下的,今天還有兩章,我儘量一下午時間搞定,如果沒寫完,晚上十點前肯定上傳,請大家多多支援。
第十四章 記憶中的稀土礦
李逸風不解的看著李四平,心說你能有什麼事請教我?“四平叔,請教這個詞兒可不敢當,您老說,自是能幫您解決的,我一定盡力而為。”李逸風客氣的說道。
李四平把馬紮往前挪了挪,拿起條樹枝在地上劃拉著,似乎在考慮接下來的話該怎麼說。好半天,李四平問道:“逸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啥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叔知道你是大學生,在外面上學見的世面也多,知識面也寬廣,肯定能給叔出個好主意。
你看啊,咱們村裡男女老少的加一塊兒千數口子人,真正的富裕戶沒幾家,大多數人家就靠著那幾畝地種些糧食過日子,這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遇上好年景還成,一旦老天爺不開眼,趕上汗了撈了的,糧食減產,大家的日子就不好過,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
聽李四平這麼一說,李逸風也感慨不已,李家村的情況李逸風是清楚的,就像李四平說的一樣,總人口超過一千的李家村,老百姓基本上是靠天過日子,因為背靠大山,道路崎嶇,使得李家村乃至整個雙山鎮的發展都受到了極大限制。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李家村人來說,背靠兩座光禿禿的大山,還真就沒沾上山的什麼光,靠西邊的一座山上,除了漫山遍野盛開著的映山紅還能吸引人眼球以外,僅剩的一線作用就是遮擋陽光,使處在兩山之間的李家村夏天不至於炎熱無比了。
東邊那座山上更是……想到這裡,李逸風愣了一下!大腦皮層深處的記憶像是被繩索牽動了一下,波濤洶湧地往外直冒。
前世的2005還是06年李逸風記不清楚了,村裡一家人去山上採石頭準備蓋房時,無意中挖掘出一塊雲母類礦石,這家人覺得好奇便拿回了村中,巧合的是村裡李元林在省城礦業廳工作的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