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主攻電冰箱和空調,現階段是力圖站穩冰箱市場,然後將重心轉移到空調,後期透過和凱歌電器公司的合併,實現在整個家電領域的全面出擊。
當初楊少宗創立美旗,目標就是要鎖定松下,做中國的松下,不管最終能否成功,他們願意做這個嘗試。
1994年.
楊少宗成為中旗集團董事長的一年,中旗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成為過去,旗山人民公社另外有旗山人民公社資產管理委員會來負責審查全社資產的經營狀況,簡稱經管委,這是一個並非由傳統行政官員組成的隊伍,而是由旗山人民公社全體社員選舉產生,各個公社分割槽表決分割槽委員,由公社管委會黨委成員、27名分割槽委員、10名專家委員、7名外聘專家委員組成經管委。
楊少宗是內聘專家委員組的組長,也是經管委的副主席。
經管委實際控制的公司是旗山礦業能源集團公司、中旗福利基金公司、中旗社保基金公司、中旗發展基金公司、中旗新創信託投資公司和中旗集團,旗山人民公社社有土地資產全部注入中旗發展基金公司。
中旗創業基金公司改組為中旗創業信託投資公司,內部股份全部散化給社員個人持有,公社不再集體託管,楊少宗及其聯合行動人在中旗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擁有100%的股權,間接再持有中旗集團10%的股權。
在楊少宗的資本操作下,現在別說是季昌玉這個半路子出家的人,就算是胡祖銘來操盤也很難從楊少宗手裡奪走中旗集團的控股權。
中旗創業信託投資公司不僅是中旗集團的參股母公司之一,同時還大幅度的參與中旗系產業的控股和交叉持股,和富旗集團上面的富旗控股公司,下面的富旗華融投資公司一起配合作戰。
在中旗系,現在的資本運作水平絕對是世界級的。
楊少宗和胡祖銘這麼做,核心目標就是要政府,特別是省政府、市政府根本看不懂、看不穿旗山的經濟手段,連旗山有多少錢都不知道,更不知道這些錢又將去哪裡,流向何處。
會議結束的時候,大家胡胡亂亂的談了很多東西,沒有邊際的亂侃大山,一會說是要投資美國科技股,一會說是要在香港投資地產,一會說是要去美國搞分公司,一會說是去俄羅斯抄底俄國經濟。
大家的想法都是天馬行空,因為這段時間,中旗集團的實力又逐漸恢復到了去年3月份的那種水平,手裡有很多鈔票可以用。
大家比較鬱悶的一點是中旗集團沒有抓住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隨著rmb兌美元的匯率暴跌一半,中旗集團的總資產規模也就降低了一半。
如果沒有季昌玉的干擾和橫加破壞,按照最初的計劃,大家已經準備將主要的流動資金都轉移到香港,並提前和港商兌股、上市等等,將大部分資產轉移成港幣。
現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看著中旗集團的總資產規模在美元單位的審計中連續暴跌。
當然,好訊息是中國的外貿出口肯定要火爆了。ro!。
第一百六十章 坑害你
。 在中旗集團股份化的內部報表中,楊少宗做為整個管理團隊的〖主〗席,他提交的中旗集團總資產報告上寫的很清楚,總資產1792億RmB,債務974億RmB
是的,中旗集團就這麼有錢,頂峰的時期負債率卻有
這麼高的負債率讓人很驚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旗集團在全國主要城市都持有大量的土地等待開。應該說深淞兩地市委領導對季昌玉也絕對是恨之入骨,由於中旗信託投資公司受母公司限制,特別是被季昌玉卡死了資金動向,無法繼續託市,淞深兩地股指6續滑坡到了35o點左右。
在旗珍集團上市後,季昌玉也滾出局後,管靳生立刻重新控制深淞股指,用半年的時間慢慢將兩地股指重新拉回8oo點的大關。
同時,央行在94年雖然繼續採取金融緊縮政策,但相比玀年已經要鬆懈了一些,經濟增長開始重新恢復,特別是匯率暴跌也增加了內部現金流的壓強,使得流量開始放大,整個經濟大盤復甦。
在股市拉回之後,中旗集團的日子就算是好過很多,實際負債率已經從頂峰時期的跌落到22%,手裡還捏著兩百多億的現金流,日子非常好過。
當然,最好過的一點是地皮重新回到了原有的正常價位,地皮價位一回歸正常,總資產提高,負債率自然下降,和銀行借錢容易,股票價位提升的也就快了很多。
1994年7月的時候,旗珍集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