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胡祖銘親自操刀,以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和前世界銀行分析師的身份寫了一篇國人當自強,不應盲目崇拜偽外資!的文章可以說,中旗公司已經開始對中策公司宣戰了。
對楊少宗、胡祖銘、管靳生這些人來說,他們也可能並不是完全為了國家資產考慮,說真的,拼的就是一口氣,憑什麼他們買東西要2000
萬,別人只要1000萬,而且他們還得有各種冉加條款。
這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有什麼區別。
大家就是要爭這一口氣。
這種突然掀起的媒體風暴讓中策公司狠狠的驚了一下,幾乎是在同時,知道楊少宗這個人開始出手對付中策後,李超人也很體面的將長江實業持有的股權轉讓給金光集團,並且盡一點仁義的提醒黃鴻年,沒有必要做的那麼鋒芒阜lu。
當時的黃鴻年實際上是有種抄襲俄羅斯、東歐si有化的程序,低價吳國企再高價賣給外國人,確實沒有預料到自己在國內會忽然遇到這麼大的阻力。
對李超人來說,他原先還不知道楊少宗在國內究竟算什麼級別,問一些熟悉內地行政體系的人,那些人說是副處級,很低,現在總算是知道了。
內地很複雜,不是一個黃鴻年就能輕易玩弄的,即便是李超人在內地也沒有那麼大的空間。
內地市場終究不是他們的地盤。
這個事情鬧的很快,沒過多久,國務院有關領導就暗中和正在洽談中的地方官員打招呼,暫時停止和中策公司的交易,等一等再說,不管中策是想要怎麼做,這麼瘋狂的收購企業,價格又這麼低,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黃鴻年和中策被逐出了大陸市場,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這件事在經過香港媒體報道後,鄭裕彤很不給面子的捅出了一個訊息一他們系傻啦,和中旗過不去,搞錯人衰。
這個訊息傳出來,香港人就以為中旗國際投資公司在內地很硬臺,也是和華潤、中銀、中信一樣的硬紅籌,絕對無假,原本那些並不是很看得起中旗國際的大佬也紛紛找中旗國際合作,甚至有好生意也一起搭個頭,共食。
香港商人講究共食,有錢賺,關係好的一起賺,你賺一筆,我也賺一筆,所以,香港很多的樓盤地盤都是幾家公司合股開發。
李超人最賺錢的幾個樓盤中,嘉湖山莊就是帶著華潤一起發財,華潤和長江實業的關係自然很不一般,引入內地的時候,兩家也是經常一起共食。
李兆基經常和中信、中海一起搭夥,都是互相給個情面和機會,內地有機會賺錢,中信、中海也不會不考慮恆基。
現在大家都知道新世界和中旗國際關係很不錯,一起發財,連香港會展中心的二期樓盤都一起接手,大家忽然知道中旗國際原來這麼硬實,老總可以直接找國務院〖總〗理告狀,對新世界原本有點走衰的氣勢也是一個哄抬。
做生意也是要講人氣的,香港人叫行市。
鄭裕彤爆料之後,新世界集團、中旗國際就聯手香港興業集團一起huā費10億元從新鴻基地產買下四塊可建230萬平方尺建築的土地,新鴻基地產集團一直是香港地產界的儲備地王,總是囤積著足夠多的土地待開發。
現在市場火爆,新鴻基不可能一家公司同時建那麼多地產,轉讓一部分套現是可行的,但也要看關係,本來和新世界關係並不是很好,此次願意轉讓地皮多半是看在中旗國際剛入香港,讓點利好,大家以後有錢一起賺,如果新鴻基地產要介入內地市場,中旗國際就是最好的橋粱。
對新世界集團和鄭裕彤來說,這四塊地簡直是救了他一命,因為手裡無地皮,眼看就要被人甩出幾條街,抓到這些位於港九新界的地皮,再加上香港會展中心二期,還有其他幾塊小專案樓盤,至少眼前可以保證一時的運營。
話說鄭裕彤也真未想到楊少宗那個年輕人這麼大,當錢嘉威告訴他,說楊少宗直接去找副〖總〗理告狀,將中策一個巴掌扇回香港,鄭裕彤自己的下巴都驚的要掉在地板上。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楊少宗在很多問題上為什麼敢於那麼肯定的做判斷,說到底是有硬靠山,講話有底氣。
就在香港人為這些事驚訝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楊少宗在深州還有另外一件麻煩事要面對,新上任的深州市委〖書〗記已經找到他走不掉啦,當初到深州找人的時候,人家就已經預約好了一定要談談。
結果當然是要中旗資產管理公司出手救市,比深州的更急的是淞州市委,那裡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