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的水泥產業那麼大,肯定是香港的幾千倍也不止,大家可以合作的啦!楊先生,如果你不介意讓我也參與一下,我想現在去你們中旗國際的總部談一談!”
少宗想了想,道:“當然可以談,非常歡迎,您現在在哪裡?”
先生笑道:“很抱歉,沒有事先通知一聲,我現在就在你們中旗公司樓下的公用電話亭裡,既然你願意邀請我,那我們五分鐘後準時見面,請在樓上等我!”
哦,行啊!”
少宗點著頭,將電話掛掉,隨時撥了一個內線讓秘書處的人迅速去迎接李超人。
超人很守時間,五分鐘後就果然到了會議室的40樓,隨行的人不多,只有兩個助理,他自己快步上前和楊少宗他們握手,隨後一起坐下來閒談。
少宗笑呵呵和李超人感嘆道:“都說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先生在這個時刻忽然願意加入到這件事中,想必是有一些想法的,還請李先生直言無妨,做生意嘛,能合則合,有機會終究是要聯合起來才能賺到更多!”
很清楚,李超人在中策公司背後一直是有聯絡的,只是李超人自己也知道這個生意比較容易得罪內地官僚階層,特別是得罪〖中〗央,所以才不肯lù面,一被揭穿後不顧利潤就直接將手中持有的股份轉讓給金光集團。
過,這不代表李超人就不想做這些生意,李超人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時機突然加入,包括前兩天主動邀請楊少宗參加一個飯局,實際上就是在為此作鋪墊,而李超人和黃鴻年之間必定也早就有了某種sī下的交易。
港商人就是這樣的風氣,香港地方小,財富集中,所以大部分商人都會結團作戰,相互保持合作,有機會總是一起賺錢。
然,長江實業、新鴻基、恆基和新世界四位大佬級的地產集團就很少有合作,頂多也就是新鴻基和恆基之間會相互協商拿地,除此之外,四大地產公司之間基本是合作大於競爭,其他的港商則圍繞四大地產公司結團作戰。
超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長江實業左右逢源,和內地紅籌系的招商局、中海、華潤、中信、中銀都有非常特殊的合作關係,和洋行、本地港商之間也是如此。
心而論,楊少宗和李超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只能說是那麼回事,來港發展滯後,楊少宗在香港真正聯手的物件一直是四大地產公司中最弱的新世界,此外和恆基的李兆基、理文集團的李運強、和富塑化的李宗德都有一定的合作關係。
然中旗系本身在1993年是比較失勢的,可在這幾年間,由於不受到內地政治上的干擾,特別是不受季昌玉的干擾,香港中旗國際在港的發展勢頭絕對是非常快速的,中旗國際的執行總裁錢嘉威甚至被稱作香港第一職業經理人。
於這種團體作戰的風氣,楊少宗實際上很長時期都沒有和李超人合作的計劃…,甚至一直視其為主要的競爭對手,不過,這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合作的餘地。
樣,李超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深知肚明,可在前幾天的試探中,他已經感覺到楊少宗此次來港不僅僅是為了度mì月,更重要的還是在香港繼續大幹一場,也並未排除和任何港商合作的態勢。
超人稍加斟酌,和楊少宗道:“中策公司本身還是非常遵循商業的規則,只可能說是國內對黃先生有一些誤解……!”
聽這話,楊少宗的感覺不是很舒服,就打斷了李超人的話語,說道!“我覺得這個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誤會。將國內最好的國有資產公司廉價買走,再高價賣給國外企業,這實際上有點過分利用了我們目前對華商的特殊待遇。我在〖中〗央國企改革小組工作期間,就中策公司的問題曾經和國務院容副〖總改委陳主任等人討論過,應該說,政府層面,特別是〖中〗央層面還是很歡迎海外華商回大陸投資和興辦實業的,但請記住興辦實業四個字。歸根結底,我們是歡迎華商迴歸參與國家建設,當然,我們不耽誤你們賺錢,但你們也不能以這種方式賺錢!”
這番話說的還算是比較客氣,但對黃鴻年和李超人來說,多少還是很不給情面的。
總當即就笑呵呵的緩和道:“楊總畢竟是剛從國務院下來,臨危受命重返中旗工作,對這方面的訊息還是比較敏銳的,當然,他也只是提醒一下。其實只要中策這邊不將這部分資產出售給國外,不管是自己留下來長期經營,參與國家民族產業的建設,還是以其他的方式和華潤、中旗合作,對黃總來說,內地的招商引資大門還是一直會向您敝開的。”
鴻年卻似乎不是很領情,很淡漠的回絕道:“我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