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家資本主義確實是中國目前最適合的方向。
1998年3月,在經過了新的重新商議後,中央正式推出了新的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地產業改革規定,雖然沒有直接走旗州模式,但還是吸收了楊少宗的意見,將包括低保房、公租房在內的保障房做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各地地方政府必須維持保障房和商品房按照3:7的比例發展,保障房用地不用經過競拍,直接採取政府招標的方式修建完工。
在這份規定中並沒有嚴格界定低保房和公租房究竟要佔多少比例,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寬鬆的規則,具體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那就只能看各地的競爭趨勢。
用容總理的話,房價不高不能明的執政有問題,但如果的房價高了,老百姓買不起,那就肯定有問題。
楊少宗對中國房地產改革的一個最大推動在於,他將保障房做為政府調控房價的主要手段,哪怕是保留30的商品房為公租房,只要將公租房的租金打下去,二手房和投資二套住房的滯存壓力就會迅速削弱,由此達到調控房價的作用。
當然,哪個地方政府最終能執行的比較到位,那就看他們自己的水平,特別是市委書記的長遠眼光……這毫無疑問是很悲劇的一點,可楊少宗也沒有辦法,他對政府的影響力已經至此而止了。
經濟上,他有很大的話語權,政治結構上,他不了什麼東西。
就算他了,容總理明白,可又能有什麼辦法,何況他就不,容總理還能不明白嗎?
1998年3月底,楊少宗返回首都參加石油經營特許權牌照的首次預招會議,在此之前,容總理已經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強有力的推動了整個國營企業體系向新的方向發展。
中國國家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中國國家投資銀行公司、中國國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開始做為五大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成立起來,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電信三大巨頭首當其衝,被全部納入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中國國際銀行、中國工業銀行、中國商業信貸銀行、中國農業儲蓄銀行被納入國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國發展銀行等則被納入中國國家投資銀行公司。
不久,香港四大中資公司之中,除了中銀之外都會被納入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正部級、副部級這些行政級別劃分將在未來五年內逐步取消,待遇暫時保留,國企開始全部進入新的改革階段,第二次國企改革大潮被掀起了。
為了限制一定的競爭,給國企保留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改革,在很長時期內,中國在主要的一些重要經濟領域仍然採取特許經營牌照制度,石油領域和電信領域都保持五家左右,國營的三家,私營和國家入股的保持兩家,暫時不允許外資介入。
在參與競拍之前,神州工業控股集團公司的各地省委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國有股本被集中納入中國國家投資控股公司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透過將中機、鞍鋼等企業併入神州工業控股集團,穩定的獲取了42的股權,長江實業、新世界等港資聯合持股8,中旗投行母行持股50。
分散在旗下企業中,神州鋼鐵吃入鞍鋼後,中國國家投資公司另外增持一部分股份,透過入股的方式,神州能源集團透過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再次合股,組建神州石油股份公司參與石油特許經營牌照的競爭。
在電信領域,如果兼併香港電訊案獲得港府批准,中旗國際投行將會控股香港電訊,再重組為亞洲電信公司,參與電信特許經營牌照的競爭。
……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有一本書非常大的震撼了整個國民世界,這本書就叫中國經營之神,副標題是“全面解析楊少宗和中旗系”,這本書的作者是華康盛和中國財經日報的專欄作者李維先。
李維先是一個很重要的記者,他在過去十年裡和整個中旗系的高管都保持非常密切的接觸,95年,他決定寫一本中旗經營之道的書,並且找到了當時的中旗集團副總裁華康盛、管靳生,也得到了中旗集團的支援,採訪了四十多位資深高管,所以,李維先在寫這本書中的過程中拿到了非常多的內部資料。
97年4月完稿的時候,在中國財經出版社總編胡佑的建議下,李維先將書名改成了一個非常聳人聽聞的名字——中國經營之神,這本書圍繞著楊少宗開始寫,第一章就是93年的中旗事件和隨後而來的94股改,從很正面的角度解析了當時旗州人為什麼要實施股份化改革,為什麼要給楊少宗、管靳生、楊建林、蕭薇四個人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