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2/4 頁)
了最後的保護。
隨著國際沽空,特別是中旗投行發動的沽空進一步加強,7月4日,印尼盾匯率再遭重創,降低到點,股市則完全關停。
在缺乏外匯援助和貸款的情況,黃鴻年返回印尼後,用手中持有的40億美金將印尼最大的兩家國有銀行——印尼建設銀行和印尼國家商業銀行兼併,不僅避免了印尼國際銀行被侵吞的可能,反而將印尼兩大國有銀行吃下,將印尼國際銀行重組為印尼第一大的銀行,並將進一步兼併的目標對準了印尼石油和電信兩個行業。
針對印尼石油產業的兼併是很困難的,目前完全被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所支配,這個公司在印尼是一個真正的特權公司,幾乎沒有任何的國有企業機構能和它抗衡。
印尼電信則是另外一回事。
楊少宗並不在乎最終的結果如何,他只要一個結果,那就是聯合印尼華商吃下整個印尼國家銀行系統,黃鴻年的任務是返回印尼造勢,將印尼盾的貶值歸罪於國有銀行的僵化和高成本運作,透過多個方面逼迫印尼政府接受金融業完全si有化的局面,並且對國際資本完全開放。
將印尼央行幾乎是徹底打殘後,國際金融機構也暫停了一切援助,楊少宗和印尼華商此時擁有的話語權就會進一步增加,不過,印尼暴動還在持續,現在並不是印尼華商再次站出來的合適時機。
7月13日,韓國第一銀行宣佈破產,旗下業務將由韓國國民銀行和韓國商業銀行接收,韓國股市進一步下挫344點。
7月21日,受韓國和印尼危機擴大到影響,日元匯率跌破的大關,創八年來的新低,日股暴跌2。3%,港股暴跌3。7%,新加坡和倫敦股指同幅度下跌。
8月3日,北洋銀行股價跌破市場預期,被迫中斷對北海道銀行的接收。
8月5日,北海道銀行正式宣佈破產,導致關聯債務較多的第七大銀行的信用銀行隨之破產。
8月10日,受銀行業全面暴跌和大幅沽空影響,日經股指遭受了連續三個月重創下跌,日經225股指跌破了13000點的心理大關,最終收盤於點,香港、新加坡、韓國、臺灣等地股市隨之出現心理大關的跌破。
這段時間,楊少宗一直都在香港,幾乎是吃住都在中旗銀行中心大廈,他很清楚,國際對沖基金終於找到了最好的機會開始強攻香港。
香港的樓市和股市泡沫都已經破滅了,只要匯率再破滅,整個亞洲就將是一片血池,慘不忍睹,當日元、港元全面暴跌,rmb市場不對外開放,亞洲就失去了所有的保護地,沒有一個主權貨幣是安全的,所有資金就會不約而同的前往美國。
美元隨之就會繼續上漲,前所未有的大漲,而國際炒家的目標就在這裡,他們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美元升值,他們就賺了,他們沽空亞洲貨幣,全面買漲美元,美元漲的越多,他們就賺的越多。
對摩根大通這樣的國際投行來,美元漲是好事,他們的資產總額就將進一步上漲。
在1998年的8月5日,國際炒家就現出了最終的獠牙,在短短半天之內拋售了270億港元,同時用槓桿沽空港元匯率。
他們沽空,楊少宗就選擇全面接盤,對方沽多少,中旗投行買多少,香港金管局同樣在接盤。
殺到香港了,中旗投行和香港中旗就已經沒有退路了,不能跟著國際炒家一起玩了,只能對著幹。如果港元市場崩潰,任由對方宰殺的不是別人,恰恰是香港中旗。
到了8月13日,國際炒家沽空的港元總額達到了1140億港元之多,由於港元的拆借利率提高的非常迅猛,這意味著他們將會付出沉重的拆借利息。
國際炒家顯然沒有這麼多港元,都是和滙豐、渣打銀行借出來的。
中旗投行就不停的吃下去。
隨著港元拆借利率的暴高,港股恒生指數已經跌破了7000點大關,降至6680點。
這天晚上,楊少宗被香港金管局約談,雙方談了兩個多時,金管局希望中旗投行出來抬高股市。金管局此時有兩個選擇,一是直接入市干預,二是請其他機構入市,前者乾脆利落,但是會讓港府承擔很大的責任壓力,特別是對於香港金融自由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到目前為止,不管是新加坡,還是都沒有做出類似的舉措。
港府不願意輕易破這個禁令,問題是又必須到了要干預的危及關頭,金管局約談了二十多家銀行機構,只能是請大家暫時停止拆借港元,只要香港的銀行不拆借港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