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4 頁)
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如此
(我希望主人公最後能夠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話語權,能夠成為走狗型學者官員的巔峰,站在國家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這個位置上,一邊是政治同盟,一邊是si營企業主,上有幾個中央領導,下有廣大群眾,黑吃黑也好,對著拆也好,將國家壟斷經濟格局給拆了,給中國經濟發展掃出一條路)
(現在就是為這些事鋪路,鋪著鋪著,鋪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結束,主人公各方面條件成熟了,後面就是拆這個框架,一邊拆這個,一邊推廣農合社模式,一左一右同時走,一邊是自由化市場制度建設,一邊是新農村經濟建設,兩條路在最後的階段一起走。手機小說站點(wap。zzzcn)第三條線是高新技術的投入。)
(不管怎麼說,主人公要有錢啊,捐出去成立慈善搞教育是最終的結局吧,但在中間這個階段,他要有錢有勢力才行啊)
(純粹的學者官員不吃香啊,手裡沒有中旗系,神州系,地方政府領導不買賬啊)
(所以有兩條線,主人公有錢,老婆也有錢,主人公多,老婆少,主人公的錢都捐出去,老婆的錢留給子女和家人,基本上也沒有讓主人公太寂寞的淨身出戶)
(其實不想說,就這麼慢慢寫著,說出來就沒有勁了,旗山的這個部分已經寫完了,只是帶著續說旗州後續的發展,下面就是拆中石油和中石化了,拆完他們拆電信,拆完電信拆高速公路)
(其實,就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吧,拆鄧老的那一整套東西,拆完就結束了。這本書就是個理念性的東西,前面是逆鄧老的,後面又是逆鄧老的,前面的一部分逆完了,後面逆的還在鋪墊。)
(當然,我絕對不是反革命啊,我只是覺得很多東西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說,為什麼一定集中發展東部呢,為什麼要集中發展上海呢,為什麼不可以一起發展,為什麼一定要搞龍頭經濟?為什麼一定要沿海先幹呢?是吧,我們後面就來逆一逆這個東西。如果說以前是帶著旗州發展,以後就是帶著中西部落後地區一起發展。)
(看,說出來就無聊了吧)
1996年1月14日,楊少宗正式乘機抵達首都接受孫治方經濟科學獎,他的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在過去一年裡獲得了全面的好評,在國內經濟學界,為他搖旗吶喊的人也非常之多,包括一些和他來往不是很密切的國內經濟學界元老。
他這篇學術論、制度經濟學的主要經典模型進行了很全面的剖析,同時在計量經濟學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新探索,雖然這些探索是基於楊小凱教授的一些理論研究,但對於國內經濟學界而言,其開創性就具有兩個方面的突破效應。
和前幾年的孫治方經濟科學獎進行對比,他這一篇的質量相對也是比較高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視野相對要大的多,為中國中央政府在未來十年,甚至是更長時期內對內經濟政策的決策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
實際上從去年10月份開始,他這篇論界最高榮譽獎的事情就基本定了下來,其他幾個主要競爭人也是“自嘆不如”。
獲獎之後,楊少宗並沒有立刻回旗州或是香港,他陪蕭薇在岳父蕭永華家裡住一段時間,蕭薇打算留在首都過年,而楊少宗則試圖在這段時間完成一個巨大的公關任務,那就是將中旗集團改組為中國中旗國際信託投資銀行,他聯手的物件是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王鏞、中國國際銀行的行長俞書維。
他們三個人都想在這個範圍內有所突破,在此之前,他們也曾為了自己的利益一起試圖阻止中國金融投資公司的誕生,可最終還是失敗了,一個真正讓他們三家公司都為之無奈的巨頭誕生了,他們只能聯手作戰。
在將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吞併後,中旗集團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國際性投資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位列第二位,中國國際銀行在香港的中銀集團位列第三,現在,一個比他們加起來還討厭的對手來了。
在他們的阻礙下,中國金融投資公司拖拉了近半年時間,可最終還是得以批准透過。
就在楊少宗到首都領獎的時候,央行正式批准中國商業信貸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合資成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除了這兩個大股東外,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還有中國投資擔保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亞洲g投資基金三個惹不起的股東。
這就是傳說中的中金公司,後來不管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還是中國商業信貸銀行、中國發展銀行,幾乎所有的紅籌央企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