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4/4 頁)
很高,高出大家預估很多,但這絕對不是一個虧本的生意,雖然貝萊德是1988年才成立的公司,但它的發展速度很快,旗下掌握著大量的客戶和很優秀的投資基金、團隊。
對投行而言,團隊和客戶永遠是最重要的。
當然,黑石最特殊的一點是它幾乎主要就在投資全球資源領域和地產行業,這是它後期瘋狂漲價的主要原因,幾乎世界資源價格漲五倍,它管理的資產總額就漲了十倍。
這一點和富蘭克林資源一樣。
貝萊德的另一個優勢業務是專攻指數,這也是很重要的特殊產業,對中旗在全球的擴張是非常至關重要的業務。
在1999年,貝萊德上市了,但它的上市絕對無法和同時期上市的高盛相提並論。
人們總是說美國有兩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可是,高盛真正的成長還是在70年代到90年代的事,在這二十年裡是美國企業惡意收購最瘋狂的階段,摩根士丹利總是協助實施惡意收購的企業,為他們提供企業諮詢和收購方案,提供融資,弱小的高盛就抓住了這個機會,總是和摩根士丹利對著幹,雖然敗多勝少,可為高盛積累了非常不可估量的社會名譽。
在金融世界,名譽就是利潤的源頭。
正如中旗投行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最瘋狂的階段一舉擊潰國際炒家,從此在亞洲的兼併和擴張如入無人之境一樣,高盛在70年代到90年代的兼併和發展也是如此。
他們只用了二十年就成長為可以和摩根士丹利相抗衡的國際投行。
在20年前,他們的資本還只有6000萬美金,連摩根士丹利零頭都不如。
1999年,高盛開始上市,並且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投行之一,中旗投行是一家中國背景的公司,這讓美國人很是牴觸,但在一點上,中旗投行佔據著很高的優勢,那就是它的創始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它打贏了東南亞金融危機。
中旗投行母行的資本狀況在97年之後就一直是公開的,國家資本和國有資本全部退出,不去阻礙中旗投行在國際世界的擴張。
透過上市重組,中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