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廠買一些蜂窩煤生產裝置做個樣子,到時候再招三百多個社員,咱們鴻遠派十幾個業務員過來,單獨在這家公司搞國庫券的收購,資金由咱們鴻遠出,你們收購多少都按面額的2%拿提成,分給社員多少是你們的事,我們也不過問,你覺得怎麼樣?”
“這樣啊?”
楊少宗這才明白陸達強的真實意圖,鴻遠這麼做不過是將自己藏在後面,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風險轉嫁,真要出了問題,結果還是得他們鴻遠派人去想辦法,公社是沒有辦法的。
他在心裡仔細的權衡著,並沒有急於答話,這就是他的風格,哪怕覺得可以也要再多考慮一下。
陸達強見他不說話,就繼續勸說道:“小楊,你放心,真要出了事也肯定是咱們擔著,絕對不會麻煩你們公社。你說這肥水不留外人田,給誰賺不是個賺,既然是這樣,咱們不如就便宜了公社,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楊少宗微微點頭,道:“要我說啊,也不一定非得是社辦,公社出一部分錢,讓一部分願意出來做事的社員再合股經營,鴻遠再出點錢,直接整一個新的股份制企業。具體的收購提成……我覺得2%低了點,4%還是比較合理的。”
陸達強笑道:“小楊,你還和大哥計較這些嗎?4%多了,咱們這是軍隊的公司,也不是大哥說了算的,這樣吧,提成按面額的3%計算。不管怎麼說,這資金還都靠咱們鴻遠,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楊少宗嗯了一聲,和徐明問道:“宋方舟那個人,你見過沒有?”
徐明點著頭,道:“見過,我和他也算是有過一些交情。怎麼,你的意思是讓他來做這家股份制企業的經理?”
楊少宗繼續嗯一聲,道:“我覺得宋大哥那個人還是有膽量的,做這種事,膽子小的人幹不了……如果鴻遠這邊覺得可以,咱們讓他來幹,後面也可以讓他去找宋社長談一談。現在就要換屆了,書記那邊很多事都不怎麼管,想管可能也管不了,如今公社實際上拿著一把手權力的人是宋長明,而宋方舟恰好就是宋長明的外甥!”
“哦!”
徐明這才想起來,道:“我記起來了,確實是這麼個事情。”
楊少宗道:“宋社長和徐保山書記不是一樣的人,很多事不能像以前那麼搞了,我個人覺得讓宋方舟出去辦事是比較穩妥的。”
徐明道:“行,那咱們就按這個思路辦事,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了。”
說到這裡,他就起身要離開,又道:“那我就給煤礦廠打個電話,看看能不能將宋方舟喊過來,他要是不在廠裡,我就直接開車去他家裡找人!”
陸達強揮揮手讓徐明快去快回,等徐明走了,他和楊少宗低聲問道:“小楊,那你這邊是不是也找個信得過的親戚啊,咱們提早安排一下,給他記上五萬塊的賬,後面好翻滾啊。你算算啊,咱們至少要做幾個億的大買賣,手把手的一番,你們光是提成的收入就能有七八百萬,如果自己跟著一起做,五萬番到一百萬也很正常啊!”
這個問題倒是難倒了楊少宗。
他最信得過的人肯定是趙大軍、趙瑛和徐小莉,後面則是潘時敏和宋小波,這幾個人中論能力,那絕對是潘時敏最厲害,97年的時候,潘時敏就借債承包了一家小煤礦,後來做的挺紅火,除了淮西四大太子,他在旗山所佔據的煤礦產能是最大的。
楊少宗率領淮海集團進入旗山的時候,潘時敏就是他最重要的內應,兩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的條件,那時候,潘時敏幾次叮囑他慢一點,不要太急,可惜他都沒有聽進去。
楊少宗另外還有一個想法,趙大軍、瑛子和小莉的能力都不是像潘時敏那種真正能成大事的人,特別是趙大軍和瑛子,徐小莉是聰明能幹,那絕對不假,比起潘時敏則肯定是有差距的。
楊少宗的希望是讓他們以後繼續留在旗山肉聯廠工作,既有一個很不錯的舞臺,也不用去承擔太多的風險。
想了很久,楊少宗很罕見的主動抽上一根菸,將每個人都考慮一番,這才和陸達強道:“這樣吧,陸總。如果宋方舟同意來這家新公司當頭,你就將那五萬塊借給宋方舟,就說是看我和他的交情,給我一個面子。另外呢,你能不能多借一點錢給我二叔趙敬山在裡面入一股,不要多,幾千塊就行,我以後會還給你的!”
陸達強滿不在乎的笑道:“你這叫什麼話啊,陸大哥跟你說實話,別說是幾千塊,就是幾萬塊,十幾萬塊,大哥都能拿得出來。這樣,我給你二叔再搭個兩萬塊的股份,反正以後本賬一收,他將本金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