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頁)
資,影響的是人類方方面面……有無數人以他為榜樣。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中國富豪形象。
但某一天,有人爆料他持有外國籍時,即便對他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國家,也會採取對策。如登出他國籍。
要說愛不愛這塊生養他的土地,孟謙的回答是肯定的。
但他現在站的層面更高,他所做的事業更多基於人類角度。所以他目光也看得更遠——國籍充其量是一重馬甲,方便他辦事——但多數人。卻站不到他這個層面,可能無法理解他。
他以前說不在乎名譽。但要站到風口浪尖,還是有風險。
“該怎麼辦?”孟謙想不明白。
“你是不會放棄外國籍的——這也不現實。”龔慧清楚他的大衛。孟身份有很多投資,放棄等於自殘。
“嗯。”他點頭。
“你也無法同時持有兩個國籍,中國的國籍法不允許,但是,”龔慧停頓了一下,“有灰色地帶。”
“說說。”孟謙好奇了。
“以你的身份和投資規模,國家也不願意失去你這號人物,可和法律對著幹也不可能,但港澳因為一國兩制,有不少空子可鑽。”
“哦!”孟謙明白了,比如香港,那是英國殖民時代遺留的問題了,英國是承認雙國籍的,所以香港亦如此。
這是迴歸時沒談妥的事情,香港雖然是中國的,但它允許居民持有香港身份,同時持有外國國籍。
這類人回到中國,官方只承認他的香港居民身份,對外國身份不承認——但香港是中國的,所以也是中國籍。
兩地的灰色地帶,就成了孟謙解決尷尬的辦法。
他其實可以不在乎這一切,直接放棄中國籍,畢竟他現在很多投資都集中在海外,生活也在外面。但說到底這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鄉,還有無數以他為傲的人,他也放不下。
龔慧提出的這種方式,會是理想的解決之道。
經過大家考慮後,孟謙在兩天後向官方攤牌,他聯絡上了劉紅建的大秘,跟他面對面說了這件事情。
意外的是,對方早就掌握此事。
孟謙心裡就推測出了很多線索,側面證明國家很關注他,但沒有處理,也證明他的分量實在是重,上頭沒有貿然決定——如果官方一早就宣佈登出他國籍,恐怕會引起和孟謙的矛盾。
如果他是普通人還好說,國家用得著在乎屁民?
但孟謙不是屁民,他名聲在外,他的富國集團,給中國開闢了新能源的戰略道路;他的幹細胞公司,引入了歐洲的合作,帶動了國內醫學水平的提升——更別說這背後帶來的億萬稅收。
曾經,美國政府把他逼急了,他先是將幹細胞產業轉移到英國,讓英國成為了贏家;再是放棄了美國的綠卡,等於今後更多的投資意向,可能不會選擇在美國……現任總統和政府的壓力,給弄得很大。
中國的官方也在權衡著,便成了默許。
所以孟謙也乾脆了,說出想法:“我想要移居香港,取得當地的居民身份,避開當前和本國法律的衝突。”
“關於這件事情,我以及上頭都不能做出任何建議。”大秘是這麼說的,他不能同意、也不能反對。
但孟謙明白了官方非正式的回覆:默許。
不同意不反對,無疑是默許的意思,從更遠層面來說,官方從來都沒有與他進行過這方面的交談。
“多謝張秘書。”孟謙對對方說,“以後來海市,我盡地主之誼招待你!”
“客氣了孟先生!”張秘書笑著,讓世界首富欠他個人情,用處必然是巨大的——即便他用不了,他親人朋友呢?
京城的這次見面,愉快的結束。
孟謙回到了海市,如何移居香港的問題,還是得他自己來處理,香港目前對外來移居管得比較嚴。但也只是對普通人,孟謙若願意投資個幾億的話,這種事情分分鐘能夠辦好。
何況他還有更好的途徑。
兄弟會。
這個組織擴張滲透的速度非常快,與西方更接軌的香港,同樣成為了其發展的要地,加入了不少精英。孟謙就能夠透過某位高層的關係,將他的投資移居的案子更優先的上交。
“所以你要去香港了?”王曼文問他。
“要去個把星期吧。”孟謙說不準,“對,還有,我還要在當地買套房子,不然我的身份無法落地。”
“你會粵語嗎?”王曼文指這點。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