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李懷論藩鎮(第1/2 頁)
“……此弱內而強外之局也。”李懷好不容易將背的一番話說完,聽著樓下平靜下來,逐漸鎮定。
正所謂走別人的路,讓人無路可走,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趙暢感興趣的話題和觀點,提前說出來,而且要說得更好更全面,以此來斷了樓下那位的風頭。
這樣做自然有風險,但總好過隨便挑選一個其他無法拿捏的話題要好。
“藩鎮林立?此言不假。”果然,趙暢點了點頭,來了精神,“只是沒想到玄慶會看得這麼透徹。”
旁邊,張坤在詫異之餘,還瞥了趙暢一眼。
藩鎮為武將鎮守,多為勳貴出任,算是勳貴子弟的階級利益,和張坤這等讀書科舉、詩書傳家的官僚大族不是一路。
此時李懷說起藩鎮,隱隱視之為災禍,實與趙暢,乃至李懷自己所在階級有利益衝突,張坤自是在意趙暢反應。
實際上,若非要壓住鄭興業的衝勢,李懷也不會說出這話,要是給他個大藩鎮之主做,他自是願意去當的。
但李懷知道,按著最初設定,趙暢因還年輕,還是個理想主義者,心裡是國家本位,不喜能削弱朝廷的遍地藩鎮,否則那鄭興業的文章如何能得他欣賞?
不過他也知道,忽然說出這些個話,難免讓人疑『惑』,於是搖頭道:“本也只是粗略瞭解,只是最近經常與泰山大人交談,偶爾聽他談及,這才漸漸有了概念。”心裡則默唸:老丈人,莫怪,我可不是賣了你。
果然,趙暢聽著,嘆息一聲,並未多言。
反倒是張坤頗有興致的問道:“玄慶,你對這藩鎮之事,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確實有些想法,”李懷收了心思,知道時間有限,得趕緊說完,否則等樓下再叫好起來,恐怕動靜會更大,到時候劇情就趕不上了,於是直接丟擲結論,“我看這天下藩鎮,可分四種,各有利弊之處。”
趙暢淡淡一笑,說道:“不知是哪四種?”言語間似乎並不如何上心。
張坤則為自己倒上一杯酒,笑『吟』『吟』的看著兩人,輕飲不言。
“第一種,多在河朔邊疆之地,如魏博、成德、盧龍等,其他各地亦有些許,因戍邊據守,歷史悠久,有行政權責……”
趙暢微微點頭,張坤還只是飲酒。
“第二種,多集中在中原,如宣武、忠武、武寧等,多為拱衛、防遏之用,因接近京畿,節度使的權柄受到限制,調配起來算是順暢,只是要經常換防,將領調動頻繁。”
趙暢還是點頭,張坤也微微側耳,似有留意了。
“第三種,位於那西北、西南之地,守邊戍疆,如鳳翔、涇原、銀夏等,本意是為了防衛西北小部、西南土司,聯絡西域所用,最初為屯兵,如今逐漸發展,卻是越發龐大有臃腫了,亦開始學著北方、東北藩鎮,向朝廷索要糧餉。”
李懷說著,再看兩個友人,見他們依舊面『色』平靜,心裡稍有起伏,暗道莫非自己這番論述稀疏平常?因此沒有見到什麼大驚失『色』、什麼神『色』陡變之類的格局?
心裡疑『惑』,但李懷這話還是得說下去。
“至於這第四種,就是那東南之地的鎮守藩,如浙東、浙西、淮南、荊南等鎮,卻是朝廷的財源所在了,不僅兵將數量不如北方,還不得朝廷糧餉供給,反倒要給朝廷提供不少賦稅、錢糧,這些年來,漸有怨言……”
到了最後,他忍不住說了一點見解,其實這本是放在後面說的,但李懷說了幾句了,卻不見兩個好友有多少反應,這心裡不免嘀咕。
莫非這些話,根本不顯見識?可我當初寫這一段的時候,說的是那鄭興業的文章被傳上來,你們看了前面幾句,就感到十分震驚啊!怎麼到我這就不行了?我這次總結的內容、深度,可是超過了那篇文章啊!
他這邊正在安迪嘀咕,趙暢卻忽然嘆息一聲,說道:“你也是有心了,尋常人若不深究,如何能做出區分,莫說區分四種藩鎮,便是想要知道天下局勢,分清東南西北,亦不容易,很多人出了這長安,便不知明細了,只是這等事,唉……”
聽這口氣,雖然誇讚,但似乎不打算繼續這個話題了。
李懷便又焦急起來,這要是話題進行不下去了,等會文章傳上來了,不是浪費了這個劇情節點?而且,這也太區分對待了,噢,他主角一篇文章,你們大驚失『色』,各種誇讚,然後吵著嚷著要去見寫文章的人,結果到了我這,就毫不上心了?光環效用太明顯了吧!
他正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