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176章緣滅緣生皆有因,就此別過了!(第1/2 頁)
囊南?加叉,吐蕃國師三弟子。
朗珠?貢嘎,吐蕃國師四弟子。
覺諾?禮鏘,吐蕃國師五弟子。
三人東行,沒有戴他們的僧帽,他們剛入法相寺的時候,沒有人以為他們是西域的僧人。
直到他們宣佛號,跟住持方丈論禪,他們才知道這三人的佛法精深,一看就是修佛多年的西域法師。
畢竟中原的都會剃度,而西域則不一樣。
法相寺的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三人一路東行,都是晝伏夜行,所以這流傳的流言也就沒有進到他們的耳朵裡。
直到入了法相寺,聽到信徒們談及此事,這才知道吐蕃使團居然全死在了京都。
三人商量之後,便決定,暫時不入京都了。
現在看來,京都大趙和大周的鬥爭很是激烈,還不到漁翁得利的時機。
看來需要找些人,打探一下具體的情況。
董師弟也死了麼?倒是有些可惜,沒有了董家,看來需要在國內再找一個合適的家族來支援了。
董師弟沒入一品上,日後的成就也就有限。
“阿彌陀佛,老衲想請三位法師,到大雄寶殿講禪,不知可否?”
住持方丈法源,雙手合十問道。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囊南?加叉合十說道。
大雄寶殿內寺內諸多僧眾都已經在蒲團上坐定,正在等待講禪的開始。
只是今日這上方一排,卻是四個蒲團一字排開。
顯然今日講禪的不止方丈一人。
很多僧眾自然想到了,昨日與方丈論禪的三名西域高僧。
法相寺與州衙相距不過三里,州衙各衙門主官與方丈也是相熟的,今日一併前來的,便是林開山,彭連山,高有德和王名彰四人。
四人帶著一隊衙役,騎馬緩行。
那些衙役卻是敲著銅鑼,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高聲說話。
以往宣揚政令的時候,便是這般操作。
一時之間,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很多人跟在了身後,沒事瞧個熱鬧,便有了跟人吹噓的談資。
待轉向北邊的法相寺時,不少人開始猜測了,這是哪位大人要許願,還是還願?
“林大人老樹開花?彭大人梅開二度?高大人喜得貴子?
還是王大人家的小公子要入縣學了?”
各種各樣的猜測。
門口僧眾將諸位大人和官差都迎了進去。
跟隨而來的也有不少信徒,看熱鬧的時候,順路拜個佛,上炷香!
一群人跟在後面蜂擁而入。
“大人,何故鳴鑼而來?”
一名長老聽到彙報,連忙前來接待,見衙役手裡拿著鑼,不由開口問道。
“陛下有旨,本官奉旨前來請吐蕃國師弟子,鳴鑼開道,以示對吐蕃國教的尊敬!
國師弟子何在,煩請法明長老帶路!”
林開山合十行禮後,開口說道。
“原來如此,只是三位高僧和方丈在大雄寶殿講禪,寺中卻是不便鳴鑼了!”
法明長老連忙說道。
“那是自然!”
林開山示意鳴鑼兩人停下腳步,其他衙役則繼續跟在身後,一行人往大雄寶殿而去!
囊南?加叉目光微動,來了這麼多人,他們早就感應到了,只是現在聽到了知州大人說的話,心中卻是起了波瀾。
昨日的行跡,終究還是被有心之人傳了出去。
朝廷的反應倒是很快,一早就派人來了。
方才若是不應了這講禪,直接離開就好了。
如今卻是不好找藉口了。
畢竟出家人不打誑語,是需要遵守的一項清規。
你可以閉口不言,但是出了口,就不能是誑語。
修閉口禪,不是真的嘴巴都不張開,而是,不說話!
你若問我,我不答,就無所謂說謊與否。
這是保守秘密的一種方式。
有高僧修煉閉口禪,便是圓寂之時也未曾口吐一字。
三人相視一眼,這一遭,怕是躲不過了!
畢竟,方丈也懂吐蕃語,他們沒有道理不說話,或裝不懂!
“方丈法師,看來,今日這禪,該結束了!”
囊南?加叉從蒲團上站了起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