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1/3 頁)
兩天後,連雲境內舉國動盪,一則驚天訊息如狂風暴雨般自京城內瘋狂席捲而出。
傳言,就在兩天之前,京城的上空突然霞光滿溢,似是聖人臨凡塵,天神降人間,一道看不清模樣的璀璨人影驟然浮現在皇宮之外的“流雲道”上,由此一路前行,直達“光生殿”,其所過之處神光四射,遍地生蓮。
當時,朝堂上自商討演變為爭議的文武百官齊刷刷跪倒下去,而後匍匐在地,如大山壓身,動彈不得。
直至那道身影開口說話,縹緲虛幻,悠悠遠兮,分不清究竟是男是女,“一國之主不分忠奸,朝堂之上亂作一團,你有什麼資格坐在這裡?”
還不等臉色蒼白,嚇癱在龍椅上的皇帝陛下回應,那道身影繼而又冷言,“我要你停戰止戈,自此和解。”
此音方落,那皇帝陛下一口鮮血吐出,癱坐須臾,急忙趴在御案上,不敢抬頭,只顫顫巍巍連說三個好,接著提筆擬旨。
待到停戰聖旨完畢,皇帝陛下與滿朝文武身覺輕鬆,抬頭去看,那道身影已不知何時消失的無蹤無蹤,只餘下一句令人膽戰心驚的話,在殿內迴盪,“我會天地之外,看著你們。”
有人言,此乃聖人降世,不忍見兩國邊境戰士飽受苦難,特到此來,強解兵戈。
也有人言,這可能是凡間之外的某個大修行者在遊歷凡間,推演到將來一國大破,江山傾覆,生靈塗炭的場景,遂現身而出,欲將兩國化干戈為玉帛。
各種說辭在連雲國境內傳播,百官之中,有人皆大歡喜,有人坐立不安。
與此同時,三相國境內,同樣掀起了一場狂瀾巨浪,兩日前,聖上一旨傳召,龍威浩蕩,數位王侯,以及二十餘位高官大臣盡數被擒,於今日押往刑場,正午問斬,昭告天下,赦免九族。
據幾個知情重臣所言,當天朝堂議事方才落幕,都城皇宮的大殿外,便忽然出現了一個如雲霧般縹緲不清的人,他一步踏足殿內,轉眼攜聖上憑空消失。
所幸不久後殿內華光閃爍,聖上獨自出現,安然無恙,只是,那一刻聖上猶如是變了一個人,不僅龍顏年輕些許,連龍體步伐,都變得穩如山嶽。
幾位重臣豈不詫異,皇宮上下誰人不知,聖上因早年東征西戰,廝殺無數,雖立下不世之功,但也彌留下數之不盡的明疾暗病,於晚年徹底爆發,愈演愈烈,最終各方御醫皆束手無策,迴天乏力,時至如今,已然是行坐不穩,神智迷離,渾渾噩噩,聖命危矣,令人不禁扼腕長嘆。
可不過輾轉片刻的去而復返,竟容光煥發,氣色大變,那種犀利逼人的目光與威勢,好似曾經征戰四方,傲視天下的太子殿下重現於世,望而生畏!
重臣猜測,這是天神降世啊,不忍聖上大才泯然人間,故此顯化天力,挽聖命於將傾,重整山河大勢!
聖上歸來之後一語未發,而是立即撰寫了兩道聖旨,其中一道便是傳召遠去不久的諸國王侯,文武百官,當朝問罪,擒奸拿賊!
而另一道,則發往了東境邊關,是為停戰旨意,同時,還有一紙送往連雲國的秘書,內撰今日刑場諸侯眾臣定罪之緣由,問斬之根本,也就是四年前連雲國太子的身死真相!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紙送往連雲國的秘書,其實還有手筆,非凡之處就在於那張黃紙,上封有蕭陽帶走三相國君王前,屹立在都城雲端上所閱覽的數位王侯之記憶。
在三相國與連雲國境內風雨延展,四方皆驚時,邊關也陷入了驚疑之中,因為兩天前那道截斷天地的火幕,兩軍將士始終都不敢再踏足那黃沙漫天的赤地戰場,故此,日夜廝殺的征伐得以短暫停歇,但他們的思緒,依然沉重,殊不知,遠方的停戰聖旨,已在火速趕來的路上。
“實在是怪哉,那赤地上怎麼會出現一道無邊火幕,剛好擋在兩軍之間。”
“是啊,那火勢之恐怖,就像燒上了九重天啊。”
“難道說,真的是老天爺顯靈?又或者說,是修行界中某個仁善的大能在顯聖?”
“不管怎樣,這兩天總算是又睡了個安穩覺,一直如此該多好,我真的感到很累。”
“以前參軍,總想著上陣殺敵,屢立戰功,正到了這個時候,卻怕死的要命,真怕下一場,就倒在那屍骨之中。”
......
夜晚的邊關,總算是涼快了下來,許多將士都在議論兩天前戰場上那道突如其來的大火屏障,各種疑惑猜測,感慨憂愁的聲音在人群中散開,舉目望去,更多人早已在這得之不易的安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