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國都之爭(第1/2 頁)
朱標剛睡下,就感覺有人躺在自己身邊,他知道是徐妙雲,就翻了個身,背對著她。 徐妙雲也不說話,一手摟著朱標的腰,一手搭在朱標肩膀上,緊緊的抱住朱標,還把胸脯貼在朱標身上。 朱標以為徐妙雲是寂寞了,剛要把徐妙雲的手拿開,就聽到徐妙雲說道:“太子為了朱春小殿下,也要好好的。” 朱春是朱標和郭慧的兒子,他們就偷吃過一會,沒想到就暗結珠胎。 郭慧出家之後,偷偷的把他養在身邊,還起了個名字叫朱春。 說起來,也是巧合。 郭慧在上一世有五個子女,長子就是朱椿,也是她唯一一個有點人樣的兒子。 郭慧被馬秀英燒死了,朱標在有事,那朱春就成了沒有爹孃的孩子了。 說到朱春,朱標的心果然是軟了,沒有把徐妙雲的手拿開。 徐妙雲這小賤人,居然得寸進尺了,她偎依在朱標肩膀上小聲說道:“殿下如果如果同意,臣妾願意把朱春殿下過繼到名下。” “你要待春兒?” “只要殿下願意,臣妾會像是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朱春殿下。” 很多人,不懂歷史,就喜歡看一些花裡胡哨的傳奇故事。在史書上,能取得一點成就就大書特書,一點失誤,就恨不得挖他們家祖墳。 最典型的就是朱棣和朱允炆叔侄,朱棣因為撿漏打贏了一場靖難之役,就被大錘特吹。朱允炆因為輸了靖難之役,就被貶的一無是處。 有事沒事,就拉出來批鬥一番。 現在在抖音上,朱允炆和她娘,一天不死上幾回,過不舒坦。 其實,歷史人物能取得成就,都是在國力的基礎上的。 看待歷史人物,要在一定的現實基礎,脫離了這個,討論什麼豐功偉績,都是扯淡。 朱棣能打贏朱允炆,其實就是撿了個大漏。 河北和關中軍事集團,一直都是影響我國曆史程序的兩個重要力量。 且不說曹操、劉秀藉助河北軍事集團問鼎中原,就是安祿山、史思明也是靠河北地區的軍事實力,幾次攻陷易守難攻的長安、洛陽,更不要說無險可守的應天。 安祿山、史思明他們沒有坐穩天下,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 朱棣能成功,也僅僅是因為他是老朱的兒子。 李自成也攻陷了北京,南方各地也沒有臣服。 脫離了歷史條件,談英雄是純粹的扯淡。 朱棣靠著老朱家的血統,所以才撿了個大漏,被人大錘特吹。徐妙雲也一樣,雖然被人是稱為賢后,其實就是小綠茶。 在上一世,徐妙雲和朱棣生了三個兒子。除了朱高熾,一個比一個混蛋,說明她不怎麼會教育孩子。 一個女人連相夫教子都做不好,不知道這個賢后是從何說起。 朱春可是朱標的長子,皇長孫,聽說徐妙雲要把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朱標立刻警覺起來。 “你要做什麼?” “殿下不要多心,我只是看著小殿下沒有人照看,想要養在身邊。” 你連自己的孩子都照看不好,還去管別的孩子? 這話要說出來,就太傷人了。 “不用了,朱春本來就是個沒媽的孩子。突然整個媽出來,別讓孩子有什麼想法。” “殿下說的是,是臣妾考慮不周了。改天臣妾給殿下生一個···” “早點睡吧。” “哦。” 第二天早上,徐妙雲是睡在朱標的龍床上,朱標則不知去向。 徐妙雲大驚,太子殿下不會又走了吧? 還是侍女上前來,給徐妙雲更衣:“大小姐,太子殿下上朝去了。”徐妙雲才放下心來。 情場上不順利,就專心搞實業。 不管怎麼,朱標又回到了應天,不管他願意不願意,都要繼承大明的皇位。 受社會歷史條件限制,也無力發展重工業,發展鐵路也不現實。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遷都。 應天地處江南,偏安一隅,不適合做為都城。 朱標看中的都城有北平和上海縣,如今上海縣已經建設的頗具規模。倭寇也被打的苟延殘喘,命懸一線,海運也發展是如火如荼。 可是,朱標並不打算建都上海。 很多穿越者都認為,明清的落後是因為老朱的禁海令,建都上海,明朝就能成為世界強國。 歐洲能發展起來,靠強大的海上貿易。 這和英雄史觀一樣,也是他們短視的一種表現。 西歐支離破碎,海岸線長,和美洲只隔著一個大西洋,與非洲更近。靠著帆船就能實現兩地之間的溝通。 他們在非洲掠奪黑人到美洲去賣,在北美種植棉花,在南美開採金銀,運回本土發展工商業,形成一本萬利的三角貿易,發展海上貿易得天獨厚。 大明朝和美洲隔著廣袤的太平洋,離非洲更遠。 南邊只有沒有開化的南洋諸國,受熱帶季風影響,這裡溼熱多雨,很難開發,人口稀少。 南邊的菲律賓,一直都是部落聯盟,在永樂年間,才有了自己的國家。 沒有人口,就沒有辦法發展經濟。 只能坐船去更遠的印度和非洲,以那時候侯的技術條件,翻船的可能性極大。 大明不像是琉球和日本,地方狹小,人口少,靠海外貿易,就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