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招搖撞騙的徐壽輝(第1/2 頁)
雖然老朱摳逼,三個雞蛋要一家六個人分了吃,但也算是其樂融融。 相比較而言,富庶的張士誠就頭疼多了。 張士誠花大價錢研製出了珍妮紡紗機,不僅在自己轄區推廣,還和方國珍、陳友諒資源共享。 在老張不遺餘力的努力下,珍妮紡紗機遍佈了整個江南,紗的產量呈幾何倍數增長。 產量上去了,紗的價格就也就跟著降了下來。 應天織造局因為掌握著核心技術--飛梭,紡織的效率比一般的梭子快不止一倍(傳統的梭子要女工用手扔,讓梭子在經線和緯線中穿梭。 就是用這批紗織出光鮮亮麗的絲綢,然後運往蘇州、杭州、江都,甚至是遠在天府之國的重慶都充斥著大量的應天絲綢。 一隻飛梭,一個珍妮紡織機就把江南紡織攪了一個天翻地覆。 別人還好說,絲綢是平江、杭州的支柱產業。平江、杭州織造局像一隻金母雞,源源不斷的給他們統治者下金蛋。 如今這隻金母雞被朱標弄的是奄奄一息,沒有了這筆收入,老張家的財政越發吃緊。 為了救市,採取的貿易保護機制也沒有什麼效果,張士誠不得不採取新的新的措施。 他派出很多密探到應天織造局,想要竊取飛梭的機密。 老朱雖然是農民出身,自然也是知道這其中的重要性。 應天織造局由他媳婦馬大腳親自做監管,手下的女工又都是烈士遺孀。在夫君死後,他們沒有改嫁,反而是留在家中守節。 老朱除了給一定俸祿之外,還讓她們在織造局為老朱家織絲綢,在這裡領一筆不菲的薪水。這些人都被封建思想洗腦,想從她們這裡竊取飛梭的情報,那是難上加難。 除此之外,老朱還成立了一個叫拱衛司特務的組織,就是大名鼎鼎錦衣衛的前身。它的職責一方面監察群臣,一方面刺探軍事情報。 飛梭是當前最為重要的核心機密,在織造局周圍早就佈滿了密探。 老朱治軍極嚴,一旦有可疑人員,知情不報,就會重罰。所以,張士誠的情報人員一靠近織造局,就被拱衛司扣押了。 幾個月以來,檢校已經抓了幾十個奸細了。 在老朱雙重保險下,應天織造局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就像是銅牆鐵壁一般。 看著它像一隻吞金巨獸一般,不斷的侵蝕蘇南的財富,張士誠是真的著急了,他的鬢角頭髮都白了。 他找來了自己的狗頭軍師施耐庵、羅貫中,一起商議對策。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兩個狗頭軍師,相視一眼,開口說道:“辦法倒是有一個!” “什麼主意,快說?” “就是有些費錢!” “只要能對付應天織造局,花多少錢我都願意。” 這兩個狗頭軍師,就給張士誠出了一個釜底抽薪的主意:讓老張買斷江浙兩地所有的生絲和紗。 聽了羅貫中的主意,張士誠猛然一下子就拍了自己的大腿:“好主意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有神梭又怎麼樣?只要我們買斷了應天的絲綢,他們一樣只能乾瞪眼。” 這憨憨財大氣粗,還真花重金買斷了江浙兩地的生絲和紗。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原本已經讓紗的價錢降下來五成,現在在張士誠不正當經營下,又提高了兩成,就是這樣價格也在不斷的上升。 老張家的非常舉動,老朱都看在眼裡。 雖然飛梭和珍妮機發明以來,老朱發了一筆橫財。可是,蘇南從唐朝開始,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經濟上開始迅猛發展。積累的財富和底蘊,不是朱元璋這半年來能比擬的。 如果和張士誠對賭,只怕把這半年的油水都吐出來,也幹不過底蘊深厚的張士誠。 該採取何種反制措施,老朱也是莫衷一是。 江南有三大諸侯,陳友諒最強、張士誠最富,朱元璋夾在他們中間,那真是難受至極。 在朱元璋和張士誠在絲綢大戰的同時,他們一生最可怕的敵人陳友諒,也開始了自己妄圖霸業的道路。 陳友諒比朱元璋大了八歲,沔陽(今湖北仙桃)人,漁民出身。一家人打漁為生,原本也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因為常年生活在船上,他們身上常年有一股魚腥味。所以當地都厭惡他們,把她們當成是賤民,不讓他們上岸。 陳家兄弟在年幼的時候,都飽受歧視。 陳友諒的父親,也是一個自有追求的人,一心要改變命運,所以就供應陳友諒讀書。 可惜,元朝武人當道,不尊敬孔孟學說,自然也不尊敬讀書人。 有元一代,總共開設科舉16次,卻只錄用了一千多名進士。 而讀書,除了要苦讀之外,還是要花費巨資拜訪名師。 陳家雖然衣食無憂,但也不是鉅富人家,所以供應不起鉅額的學費。 讀書花費巨大,卻沒有出路。陳友諒上了幾年私塾,就沒有再接著讀。 雖然只讀了幾年書,可是陳友諒卻略通文墨,自然不用再打魚了,就去官府做小吏。 亂世出英雄,如果沒有元朝君臣的昏庸無道,就不會後來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 那麼陳友諒也不會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只會像無數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