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上藥房裡將能買的藥都買來。”
施槐巍聞言不由臉色一變。她若將藥都買回來,自己就算想要調製解藥,也只能問她去要了。施槐巍這輩子都不想向姓郝的低頭,當下急忙對阿苒道:“我們也去。”
阿苒看了他一眼,道:“你有銀子麼?”
施槐巍才想起來,這幾個月來他們除去吃喝住行,光花在做青黴素實驗的錢就不在少數,不由臉白若紙,顫聲道:“這下可怎麼辦?”
阿苒嘆了口氣:“我再想想。”
何意見她眉頭緊鎖,心底湧起一陣淡淡的不悅,便開口道:“不行的話,乾脆放把火,燒出一條道來。”
施槐巍跳起來道:“那不是把藥王谷往死裡得罪了?不行,不行,決計不行。”
何意一提到火,阿苒就想起那日著火時,他揹著自己從火中逃離時的情景。那時候何意冷冷的說她一句蠢貨,她還不服。回去一照鏡子,才發現自己除了鼻口被衣袖遮住沒有染上炭灰之外,其他露在外面的肌膚上都是一塊黑一塊白,整個人看起來又呆又傻,就像是從煤爐裡打滾出來的一般。
阿苒悻悻的垂下頭,忽然腦中靈光一閃,輕聲道:“有了!”
ps:
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144 試煉(中)
阿苒在提純青黴素的時候就曾用到了竹炭。當初施槐巍問她原理時,她還只是照本宣科,按著人工智慧告訴的答案說是因為竹炭內部結構可以吸附微小的物質,由此可以淨化水質。這幾個月來,她花了不少時間反覆練習青黴素提純之法,練習的次數多了,總算不再拘泥於表面,而是開始動腦筋思考每一個步驟因何如此,又該如何按現有的條件進行改進。
比如竹炭與活性炭。
人工智慧最初給出的推薦是活性炭,但當時因時間緊迫,再加上她也沒有條件造出活性炭,便只能用竹炭替代。雖說同樣都是燒製而成的黑炭,前者是用青竹經燜燒而成,後者則是先將木材、果殼與黑煤燒製成炭,也可混入部分竹炭,再在高溫蒸汽下經過活化處理而來。竹炭的吸溼能力極好,但它質地疏鬆,硬度較低,內部孔徑稍大,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堵塞變形,無論是迴圈使用的次數還是吸附青黴素的效果都遠遠不如活性炭。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活化處理這個步驟上。所謂活化處理,一個是水汽,一個是溫度。水汽也就罷了,阿苒有餾甑,想辦法改進改進總能有的。唯一頭疼的就是控溫。因大晉有贈劍相許這個習俗,打鐵鑄劍一直興久不衰 。鑄劍講究的是用鐵礦以高溫煉成鐵水,以鐵水灌模鑄劍,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對溫度的掌控。阿苒等人在路過棠溪'1'時,便特意停留了將近半個月,在數名鑄劍名師的幫助下,總算成功搗鼓出幾枚活性炭。
阿苒想的很簡單,既然自己在製藥上沒有優勢,為何不另闢蹊徑?
那醉姥姥霧感覺起來與726提供給她的吸入式麻醉劑十分相似。根據人工智慧的資料顯示,活性炭不僅僅可以淨化空氣,還能運用在醫學與毒理學領域,在地球時代時它就已經被報道用來吸附清理麻醉機中殘餘的吸入式麻醉藥。只要確定能吸附。問題就好辦了。
阿苒將活性炭顆粒用層層紗布按漁網紋樣式菱形縫合成口罩的模樣,並用柔韌的藤條編製成半球形的支架,將口罩用針線貼合在藤條上,使得鼻口與口罩之間存在一定空間方便呼吸。同時。在靠近耳廓處的兩側藤條邊緣,分別用寬約一指的布帶做成半月弧掛在耳後,並用兩根摩擦較大的粗布條將口罩雙重固定,於後腦處交叉後在下巴處打上結,以防走路時不小心脫落。
阿苒一直折騰到晚上才將過濾口罩的結構大致完成。可等到試戴時卻發現,不管藤條如何柔韌,在鼻樑處於臉頰之間始終存在空隙,這樣便大大降低了口罩過濾迷霧的有效性。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辦法解決,剛想抬頭問問施槐巍,就見後者早已靠在藤椅上睡得口水橫流。小呼嚕打得飛起。阿苒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一轉眼目光又落在不遠處正安靜打磨木劍的青年身上。
何意冷漠的側臉在月光下看起來柔和了許多,長長的眼睫毛半垂著,眼神專注而寧靜,緊緊抿住的雙唇。乾淨而優美的下巴……少女託著腮怔怔的望著何意出神,臉上帶著迷茫與困惑,看起來就像是一隻迷路的羔羊。
何意正專心致志的打磨自己的木劍,鼻尖驟然聞到一股淡淡的芳香,抬起頭一看,只見阿苒不知何時已經走近身前,正俯下身子睜著忽閃著的杏眼湊了上來。何意心中微微一顫。卻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