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著唐皇,吶喊恭迎道。
不過讓人驚異的是,就在這個天地蒼穹之間,卻只聞神靈的天音漫漫,而不見神靈的化身顯化人間。
神靈的天音,也似飄渺無蹤般,令人心馳神往,卻又無跡可尋。
“唐皇李隆基,這首悽美詩歌,可是你所作?”楊邪繼續裝神道。
他的聲音,再次被行動式音響,擴散了出去。
就像是神靈之音一樣悠揚,飄蕩在了天地之間。
“詩歌!”一代帝王李隆基,卻被上界天神的一句話,問得一愣,隨即應道:“回稟上界至尊,這首詩歌,並非隆基所作!”
“那又是何人所作的詩歌?”楊邪繼續問道,卻是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之情,輕聲嘀咕了一句:“嗯!一代詩魔香山居士所寫的長恨歌,卻被吟誦了出來,難道長恨歌並非白居易所寫?!”
香山居士!
楊邪的聲音雖小,卻讓下方的唐皇李隆基等人,聽得清楚。
詩魔香山居士白居易,是誰?
長恨歌!
難道袁天師的警言“一朝紅粉入宮牆,從此君王不早朝,紫薇星煞群魔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是詩魔香山居士所作的詩歌不成?
可是唐皇李隆基,貴妃楊玉環,以及一代詩仙李太白,根本沒有聽聞過這世上,以及歷史上,有詩魔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這等人物存在。
貴妃皺眉百媚生,心中卻已是疑惑重重了起來。
因為上界至尊先前誦唸的那一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是她不捨唐皇,有感而發的詩句。
“嗯!那這首詩歌,又是何人所作?”楊邪再次開口問道。
長恨歌!
後世人都知道,是白居易所作。
如今白居易估計還沒有出生,長恨歌中的詩歌句子,就已經被楊貴妃和李白兩人,吟誦了出來,怎麼會讓楊邪不感到疑惑!
“回稟上界至尊,詩歌中的幾句,是玉環有感而發!”楊玉環猶豫之後,神態恭敬道。
楊邪聽後,也不再糾結長恨歌的問題了。
關鍵是楊貴妃已經說了,詩歌是她做的。先前李白誦唸的長恨歌詩句,也是不全。
或許是後世的白居易,將李白和楊貴妃誦唸的詩句,結合了起來,作成了一首完整的詩歌吧。
只是那位李白提及的袁天師,以及唐皇李隆基提及的李淳風,讓楊邪心中一直感到好奇。
李白口中的袁天師,很有可能就是歷史上著作了《推·背圖》、《五行相書》、《易鏡玄要》的袁天罡。
袁天罡,是唐朝初年著名相士。
隋朝任鹽官令,唐朝任火山令。相傳他懂得“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而在西遊記中,也有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的故事。
因為袁守誠能夠算出涇河水族的位置,涇河龍王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就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的麻煩,讓他算下雨的時間點數。結果袁守誠算對了。涇河龍王就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結果被玉帝知道。
觸犯了天條,被魏徵在夢裡斬了。
至於這個李淳風,相傳和袁天罡一起,著作成了一部預言華夏未來世界事物發展的書《推·背圖》。
民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兩個軍師,一個叫袁天罡,一個叫李淳風。兩人能掐會算,天下聞名。
楊邪對這兩人的瞭解,也都是看的一些野史,以及有關兩人的傳說故事。
至於這兩人,是否真有相傳中的神異本事,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楊邪好奇李淳風和袁天師的身份,但也不會糾結這個問題。
“既然這樣,本神已經明白了所有事情。”楊邪說著,揚聲道:“唐皇李隆基!你手持契約神令,可有什麼心願,需要讓本神替你實現?”
唐皇李隆基聽後,龍軀一震,急忙舉起了手中的契約令,躬身道:“請天神明示!”
作為一代帝王,唐皇李隆基心思深重,自然不會莽撞開口,說出自己的願望。
不過此刻,唐皇李隆基的心情,卻是澎湃激動的。
作為一代帝王,醒掌天下權,可殺·伐,可赦免,權傾天下,何曾有過如此常人的心情。
不過現在,他卻是在聆聽著,一位上界神靈的神諭天音。
沒有凡人,不敬畏神靈。
就算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