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3/4 頁)
還有蜀王府密探的訊息?”
“就是以前住在我家隔壁的楊玉芙,不過,她好像死了。”
林隨問,“還有其他人嗎?”
“柳舉人舉家回蜀中了。”趙長卿解釋一句,“柳舉人就是楊玉芙的相公。他家在蜀中的住址我倒是知道。”盡數告訴了林隨。
“那個姓楊叫什麼福的是蜀王府的密探,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猜的。”
林隨:……
林隨正色道,“趙安人,我們監察司辦案是講究證據的。你猜出來的事,可以不必跟本官說。”
趙長卿心道:還不是你一個勁兒的問個沒完!
林隨問,“聽說趙安人和離了?”
趙長卿道,“這也與蜀王府的案子有關?”
林隨唇角一綻,“無關。我是特意來跟趙安人道喜的。”
每次跟林隨說話,趙長卿總有一種隨時會被噎死的感覺,她看了林隨兩眼,面無表情,“林大人客氣了。”
林隨笑,“許多女人和離後都得去跳井,趙安人和離後過得是神仙日子,委實可喜可賀。“
趙長卿道,“只要不指望男人過日子,老天爺還餓不死瞎家雀呢,女人們本就不必去跳井。”
林隨輕聲一笑,起身告辭。臨走前,林隨忽然問,“我有些關於楚家的訊息,趙安人想知道嗎?”
趙長卿臉色猛的一沉,一手虛按的几案頃刻間化作齏粉,林隨挑起一邊眉毛,他身邊的路人甲百戶身形繃緊。趙長卿冷冷道,“不勞林大人費心。慢走不送!”
將趙長卿的一對玉玦當做證物收走,林隨瀟灑離去。
路人甲百戶表示,“大人,您可別沒事兒找死。我的天哪,嚇得屬下一身的冷汗。真惹毛了趙安人,她萬一給您來上一下子,您可不得跟那幾案一個下場。”
林隨渾然未當回事,道,“難不成她還敢吃了本官不成?婦道人家罷了。”
路人甲百戶心裡琢磨著,哪天閒了,他還得再去買兩身護身軟甲穿,跟在大人身邊,實在太沒安全感了有沒有。
監察司被宋太后委以重任,三司對監察司難免有些不快,原本覺著能壓下監察司來查咸陽王暴斃之事,是朝廷對抗監察司的一次勝利。不想,監察司轉身摘了這樣大的一個桃子。
真能讓人鬱悶的吐了血。
蜀王都被請到監察司去了,刑部尚書打算,咸陽王之事,也就是蜀王乾的了。大理寺少卿對此也沒什麼意見,偏生鄭伯巖意見天大,鄭伯巖堅持細查咸陽王之事。
鄭伯巖素來有鐵面名聲,大家拗不過他,只得接著查,只是查案熱情遠不比以往。
蜀王一倒臺,還在帝都的襄陽王立刻乖得跟孫子一般。
這位是昭文帝的兄弟,穆瑜的王叔。襄陽王態度之溫順,令穆瑜大為感嘆,他孃的話果真沒錯。
他沒給襄陽王耳光吃,襄陽王只看到他孃的厲害,態度便大有轉變。看來,這世道還真是人善被人欺了。有此心得,穆瑜平日裡愈發將架子端得足足的,小模樣要多威嚴有多威嚴,看得宋太后心下暗覺好笑。
五公主對此的意見是,“哥,你能不能把下巴低下一點來,我只能看到你鼻孔啦!”
穆瑜:……
蜀王之事讓朝臣多了幾分謹慎,朝臣甚至擔心宋太后藉此事遷怒,進而朝中大清洗。這一節,倒是朝臣想得多了,宋太后並未有大清洗之意。她只令監察司嚴審蜀王一系,餘者,該怎麼著怎麼著,與以往一樣,未有絲毫變化。
時光匆匆而過,轉眼便是中秋,中秋之後又重陽。
梨子受趙家之託來了帝都,同趙長卿道,“勇叔跟嬸子接到你的信都嚇壞了,勇叔原想親自來帝都,偏生如今差使忙,也走不開。阿寧三不五時的要打仗,阿宇年紀小,也不放心他大老遠的過來。正好我沒事,到底怎麼回事,信上說的也不大清楚,怎麼和離了?”
舊話重提過,梨子不免痛罵夏家一頓,只是,如今趙長卿都和離好了,說這些也無益。梨子道,“勇叔奏章都寫好了,看來是白白帶來了。”親手交給趙長卿。
趙長卿看過後,道,“原以為會很難,要早知道這樣容易,就不必給家裡去信了,倒叫爹爹和母親惦記。”
“這樣的大事,不論如何都該跟家裡說一聲的。”梨子道,“夏家這狗孃養的,和離了也好。幸而如今他家尚不發達,若真有發達那一日,還不知要怎麼著。”
趙長卿不想再多說夏家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