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第2/4 頁)
某位副總們,正準備組建團隊或者預定團隊,在“未來類似於奧運會或者世界盃這樣的大賽中為自已的品牌在網路社交社群發聲”。
因為他們的出色表現,體育品牌越加重視這方面宣傳,未來品牌在威博等平臺上的“軍備競賽”肯定會越加激烈。
但就算如此,他們也開心不起來。
事實上,在經此一役後,同行們雖然對耐耐公司網路運營能力側目,但對迪亞納中國團隊的能力更是膜拜。
觀察者的眼睛不是瞎的,他們當然能看出來,在迪亞納中國和耐耐公司的交鋒中誰勝誰負。在好幾次宣傳中,迪亞納中國活生生地搶走原本屬於耐耐公司的風頭。迪亞納的成績很明顯優於耐耐公司。
fe團隊內部。
自從結束了和耐耐公司的合作後,fe團隊準備休息一段時間。
雖然進入到休假狀態,但fe團長本人卻開心不起來。
想到上個月一些經歷,團長本人心情就稱不上美好。
在一個半月前,他們拒絕了原本的合作者迪亞納中國,投入到耐耐公司懷抱。
當時,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畢竟,耐耐公司的實力看起來不比迪亞納中國及其背後集團弱,而其出價卻比迪亞納中國要高得多。
只要得到了他們支援的話,耐耐公司的宣傳實力肯定會提升一個層次。在fe團長看來,在這次倫敦奧運會營銷後,fe團隊作為國內最好的幾個操作團隊之一,肯定會受到更大關注,不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將提升一個層次。fe團隊接下這個案子,原本是要將這個案子打造成一個精品的。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迪亞納中國在失去了他們的支援後,還有著如此強大的實力竟然還是壓了他們一頭。可以說,經此一役後,他們團隊的名氣不僅沒有提升,反而還受損了不少。
早知如此,他們應該選擇迪亞納中國才對的!
耐耐公司總部。
營銷部門負責人,將某份評估報告遞交給蓋爾先生。
作為耐耐公司大中華區掌舵人,蓋爾十分認真地看著報告上的內容。
“迪亞納中國相關推廣能力,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
“相比起其他體育品牌在奧運會其間銷售額增長15%——20%,迪亞納中國七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95%以上。”
“據我們預測,迪亞納中國今年銷售額將會超過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半年品牌運營得當的話,甚至能超過十八億元人民幣。”
“不排除迪亞納中國明年銷售額達到二十五億元人民幣的可能。”
蓋爾小心地翻看著這份報道,越看下去,他的臉色就越加變得陰晦難明。
在這份報告中有提到,迪亞納將會是他們未來推廣“慢跑運動”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個品牌除了在藍球類目相對較弱,在跑步鞋、網球裝置、足球裝置方面對耐耐公司都有著極大威脅性。其中,報告有提到迪亞納跑步鞋可能會打破中華區現有的品牌格局。
看完這份報告後,蓋爾召見了營銷部門負責人。
“對迪亞納中國,你根本就不清楚他們下一步棋將會走到哪裡。”那位營銷部長對蓋爾如此感嘆:“他們走的每步棋子,有時候就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營銷部長說完這句話才二天,迪亞納運動某個舉動就讓包括耐耐公司在內所有品牌側目。
迪亞納運動和楚語恆天公司聯合宣佈,他們已經和西南地區的春城、貴城達成協議,獲得這二座城市未來七年的馬拉松運營權。
和江南長跑賽一樣,這二項比賽的贊助商將會是迪亞納中國。
楚語恆天這是瘋了嗎?迪亞納中國是不是頭腦短路了?
一時之間,得知這個訊息的體育品牌們,他們頭腦中閃過這個念頭!
這二座城市雖然是省會城市,但到底地處西南經濟不算十分發達。以二地現消費水平及對馬拉松比賽的接受度,楚語恆天在這二座城市舉辦馬拉松比賽,成功的可能並不高。
楚語辦公室內。
陳楚坐在辦公位上,看著來自於下屬的報告,臉上慢慢地浮現出一絲笑意。
根據下屬報告所言,當迪亞納宣傳要贊助將會在今年十二月份舉辦的春城馬拉松賽、明年三月份舉辦的貴城馬拉松賽後,外界對迪亞納的決定表示了質疑。
“迪亞納不會是真的以為他們無所不能吧?”
在報告中,下屬提到了某位行業人士的吐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