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這樣的單間可以住四個人(住宿條件參照初高中學生宿舍)。如果有員工要求入住工人宿舍但工廠沒有床位不能滿足的話,老闆只能讓工人自已解決住房問題,這種情況下,老闆如果每個月不給幾十塊住房補貼的話,工人心裡肯定有意見。
不要小看這幾十塊錢補貼。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幾十塊錢補貼,工人對工廠就完全沒有歸屬感,如果他有一天找到一間待遇差不多的製衣廠,說不定馬上拍拍屁股,毫不留戀地就跳槽了。
重生前,陳楚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員工跳槽。製衣廠生產的流程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員工跳槽雖然會和老闆通報一聲,但要在幾天之內招到一位技術過關、稱心如意的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招到的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員工。
2004年前,真城一帶製衣廠資方是處於絕對強勢的地位。比如說招工,製衣廠老闆們的感覺就是這滿大街都是工人,還怕招不到工人嗎?至於製衣廠的工人們,你們領著我發的工資就得給我好好幹活,什麼?嫌老闆我脾氣大總是罵人不想幹了?那就結清工資給我滾蛋吧!
但重生十年的陳楚卻很清楚,就在2005年夏天,珠三角第一次爆發“民工荒”。製衣廠的老闆們突然發現,他們很難招到工人。再從2006年起,每一年春節後招工,工廠都得提薪才能招得夠需要的員工。從2007年到2011年那幾年間,很多製衣廠就是因為招不到工人,缺乏勞動力最後只能倒閉。
熟知未來軌跡的陳楚,是絕對不會犯現在老闆們正在犯的錯誤。前世陳楚也打了四年的工,他很清楚工人心裡的想法,製衣廠的工人們是人而不是生產工具,他們也需要尊重特別是老闆的尊重。
所以,在招工環節,陳楚就要想法子降低員工的流失率。最起碼也讓員工感覺到他們的薪酬和待遇是平等的。陳楚很快就決定對熟練的製衣工人暫不進行補貼,至於住宿陳楚打算全包,至於那種想到外面租房住追求私人空間的工人,也不進行住房補貼(進行補貼的話,說不定住員工宿舍的工人又會有意見)。
把思路理順以後,陳楚就要開始考慮招工問題。
2004年,大裕村還是那種打工仔滿街走的情況。一些在幹主道兩邊的製衣廠,拿著一塊黑板,寫著空缺的職位自然就會有大把大把的工人過來應聘,對他們來說,想招聘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