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捷華製衣廠大門外。
陳楚開啟摩托車的鎖,笑道:“李哥,抱歉,我連累你了。”
李松搖了遙頭,臉帶淺笑道:“這不關你事,只能怪張老闆的器量不夠大。”
陳楚哈哈一笑,恭維自已師傅道:“我還得謝謝張老闆,如果不是他的話,我的製衣廠也不會招到像李哥這樣的人才。張老闆辭退你,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這一句話,有一半是阿q精神般的安慰李松,另一半則是陳楚的心裡話。雖然說,把李松招進楚歌製衣廠,會有一點“小麻煩”。但像李松這樣實用形人才,正是楚歌製衣廠需要的!
前世,在離開捷華製衣廠後,李松就到羊城市區成為一位真正的服裝設計師。在陳楚重生前,李哥更是成為某網店品牌的主設計師,領著超過三十萬元的年薪過得優哉悠哉,每天工作九小時外加雙休讓陳楚這個苦逼的製造廠商也表示羨慕嫉妒恨。
李松淺笑擴大,他像是想到什麼般似的,道:“阿楚,以後你還是叫我李師傅吧,你現在叫我李哥,就不太合適了。”
被李松指點一下,陳楚臉上也露出一絲恍然之色。
第120章:挖角行動(中)
對權貴的厭惡是人類的本能。而李松進入到楚歌製衣廠以後,某種程度上就成了楚歌製衣廠的“權貴”。
誰叫他是陳楚的師傅呢!
這樣沾親帶故的人,或多或少地帶著一種原罪。比如說馮希凡,在不少員工的眼中,馮希凡現在居於製衣廠副手的位置,不是因為他個人的能力,完全是因為他與陳楚的表親關係。甚至在某些員工的眼中,陳楚本身的能力不論有多強大,他們都會感嘆一句:老闆是個有魄力的人,只不過就是喜歡用人惟親。
這種情況下,陳楚要做的當然是淡化處理這種刻板印象。
“李哥,以後在其他人面前我就叫你李師傅吧。”陳楚笑道。
不少的製衣廠,就是稱打版師做師傅的。
李松道:“好,那我以為也叫你陳老闆吧,好了,我們回宿舍搬行李吧!”
將兩個箱子包紮在摩托車後面,陳楚一踩油門,突突聲啟動摩托車。就在此時,“嘀嘀”的聲音響起,一輛寶馬緩緩從馬路上轉彎,按著喇叭音提醒陳楚避讓,徐徐停在陳楚摩托車三米以外的車位上。
駕駛室的車門緩緩開啟,張子宏穿著紅色大衣緩步走下來,原本染黃的頭髮已經染回黑色,整個人顯得更加成熟。
摩托車的突突的引擎聲中,兩人對視一眼,陳楚臉容平靜如水,張子宏眼神複雜深邃。
陳楚沒有出聲,張子宏也沒有挑釁的意思。他的目光轉移到李松身上,嘴角挑動一下似是輕哼一聲,然後隨手拍上車門。
車的後座處,一位年紀比張子宏年紀略大,身材微瘦的男子走了下來。
是他?
陳楚的眉頭,揚了起來。
那位青年戴著一幅淡金色眼鏡,眉毛狹長,鼻子圓潤,臉容白淨像是過慣養尊處優的生活一般。
“林老闆,請進來吧,這裡就是我們的製衣廠。”張子宏臉上帶上一抹微笑,向著青年示意道:“你看,這就是我們的包裝部。”
青年嗯了一聲,伸手整理一下上衣的皺摺,緩步跟著張子宏進入製衣廠。在經過製衣廠大門時,他的目光不經意掃視一眼陳楚和李松。
“李哥,我們走吧。”陳楚的目光,直到青年進入到捷華製衣廠才收回來。
“阿楚,你認識那個人?”李松看著陳楚微變的臉色,好奇地問道。
“不認識。”陳楚誠實地回答,但有一句話他卻沒有說出來。
他不認識那個人,但卻聽說過這個人的故事。
林海,捷華製衣廠未來四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非洲東海岸線最重要的牛仔貿易商之一。據重生前李松的介紹,林海從二零零五年開始從事中國至非洲的牛仔褲貿易,也正是那時,他確定和捷華製衣廠的合作關係,他訂做的貨物一開始只佔捷華製衣廠5%的產能,但到2007年李松離職時,已經佔用捷華製衣廠60%的產能。
現在還是年初,林海這麼快就與捷華製衣廠取得聯絡了嗎?
陳楚的心裡,突然生出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
早在去年十月份,陳楚就考慮過製衣廠將來的發展方向。他當時曾經考慮過繼續深耕國內市場,但以他重生前的見識,國內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以他們的條件,也不俱備深耕國內市場的條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