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各自行當足足有十幾年的時間。其中,鈕釦供應商是在2010年時和他合作的。這個供應商最讓陳楚感到滿意的是貼心和省心。比如說陳楚在打電話下訂單後,鈕釦行老闆一般會在十五分鐘內趕到製衣廠商量鈕釦製造細節,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生產。合作四年時間,鈕釦行只出現一次延期交貨的情況。
而包裝袋廠的老闆則是在陳楚最落魄的時候幫了陳楚一把。二零零八年底,陳楚製衣廠帳面上只有二千元。向新合作的包裝袋廠下訂單時,因為要現金交易,陳楚只下了五百個訂貨量。當時包裝袋廠老闆問陳楚為什麼只下這麼少時,陳楚的回覆很直接,身上的錢不夠,只能訂做那麼多,包裝袋廠老闆當場拍板讓工人生產一萬個,並把陳楚交易方式,由現金結算改為賒賬。後來幾年間,陳楚的製衣廠,沒有更換過包裝袋供應量。
很早以前,陳楚就明白一個道理。做生意就像是做人,做生意做得好的人,在做人方面,一定有過人之處。
“好的,楚哥,我明白了。”馮希凡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的眼光,帶上一絲閃亮,道:“楚哥,如果沒事的話,我下午就去夢姐的製衣廠。”
第二天,早上八點鐘,天色大亮。
一輸貨車,突突聲地停在陳楚製衣廠的門口處。
製衣廠的大門已經開啟,貨車的後面,一位臉容黝黑的跟單員,當著陳楚和馮希凡的面一捆捆地點清貨品數量。
兩個環節交接,點清楚數目確定責任,這個也是應有的程式。
這一批貨,是夢姐製衣廠製作,經過洗水工藝廠加工以後,送到陳楚製衣廠打包裝的,而貨車的司機和跟單員,也是洗水廠的員工。
跟單員在一捆捆地點著數目:“198捆,199捆,200捆,每一捆十條,一共二千條,數量沒有跟,老闆,簽單吧!”
陳楚點了點頭,接過對方遞過來的單據,重重地寫上自已的名字。
那位跟單員,雙眼掃視著陳楚的包裝車間,眼中帶著一種打量的神色,他突然間出聲問道:“老闆,你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