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4/4 頁)
“那就沒有錯了。”陳楚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一批布料,就是為了用來詐騙而生產出來的。”
如果說,海鴻布行在詐騙黃、嚴老闆的時候,是虛構出一種由“羅紡法”織出來的布匹的話。那麼,這次詐騙面前這位老者的時候,他們是真真實實地生產出這種獨此一家的‘繡花布’!
上一次‘羅紡布’詐騙時,還是可能有露出那麼一點點破綻的可能。比如說,有一些對布料十分熟悉、甚至是布料專家的同行,就有可能識破其中的詭計。但這一次,海鴻布行實實在在地生產出‘繡花布’,是這一種詐騙方式升級換代版本更難以判別!
“當時,我在接這一張訂單的時候,那位貨主林老闆就在無意中提過,生產這一批貨的布料很難找,不過,上一位和他合作生產這批貨的客戶,是在中大布行東區三街找到這種布料的……”老者長嘆一聲,道:“我當時就去東區那邊找了二三個小時,才找到這種布料的,大意了啊,真的是大意了啊!”
“原來是有專門引導啊……”聽到這句話,二毛也是不無感嘆。
這些騙子們,他們還真的不是一般聰明!
他們就差直接說“你快去海鴻布行”這一句話了!
而事實上,如果騙子真的說出海鴻布行這一個地址,在事後說不定就會引起像陳老闆這樣的行業高手懷疑。
說出一個大體的方位,剛剛好能讓受騙者恰好能找到海鴻布行,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沒有人會懷疑那位林老闆和海鴻布行的關係。
“二位老闆,等一下如果那位林老闆再次出現,我一定要和他當面對質。問一問他為什麼要做這樣傷天害理的事。”老者像是一下子老了二三歲,說話的聲音變得有氣無力。
陳楚和二毛對視一眼,倆人看著老者,還是決定在這裡多停留一會兒。
和老者聊天的時候,陳楚和二毛都刻意沒有再提那件事。而老人在面對著陳楚時,也開始隨意地聊了起來。
八十年代未進入製衣廠,在新世紀初被人辭退找不到下家,老人只能戴著老花眼鏡接一些散活,這幾年還招了五六位工人擴大生產規模……這一次,他將自已超過一半的養老本二十多萬投入到這張訂單的生產中……
從老者的語聲中,陳楚倆人由不得感受到他的悲觀。
“老闆,你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二毛想了一下,道:“你這一批貨要是真的銷售不出去,你可以找我,我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