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息也不是很瞭解。瑞士銀行能做到地球上最大的一家銀行,保密xìng就是它的成功的關鍵所在。
晚上回到家,楊辰宇就迫不及待的上網查詢起自己瑞士銀行帳號上的餘額來。讓楊辰宇感到幸運的是,他的帳號沒有被登出掉,讓他懸起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輸入自己的帳號,很快楊辰宇便查到了自己帳號上的餘額,不多不少,剛好是六十萬美金。《Science》科學雜誌社的稿費已經打到了他的帳戶上,看到自己帳戶上的六十萬美金,楊辰宇心裡異常的高興,自己終於賺到了第一筆錢。
十萬美金對於楊辰宇此時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少的錢了,但是他想用這十萬美金有什麼作為的話,那就不夠了。不過萬里長征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夢想也不在是夢想,終將變為現實。
確定《Science》科學雜誌社的稿費到賬後,楊辰宇便開始瀏覽起今天關於自己的那篇溫室效應文章所帶來的新聞來。在百度,谷歌,搜狐等各大網站,關於楊辰宇的那篇文章有關資訊的搜尋量已經過億,穩穩的佔據著搜尋榜第一位。像什麼那個女明星被誰誰包養,那個明星成了小三的娛樂八卦新聞,都不知道被甩了幾條街,全部消失在了茫茫新聞中。所有人的眼球都放在了這篇關於溫室效應的文章上。
楊辰宇在每個網站都點開了一些關於自己那篇文章的新聞報道,一個東西或者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對它的本質認識不同,那麼它就有好有壞。新聞也是,有正面報道,也有負面報道。不過總體來說,關於楊辰宇那篇文章的報道,還是非常的不錯的。
一些好的報道就是希望楊辰宇能夠站出來,和世界上著名的一些科學家,一起研究,把大型的乾冰製造機和解決乾冰問題的一些儀器給研製出來,共同解決地球上的溫室效應。
關於這樣的報道不在少數,都呼籲楊辰宇站出來。楊辰宇也明白,他們肯定是仔細的琢磨了自己的文章,明白文章當中少了一些關鍵的步驟,少了那些步驟,再加上現如今地球上的科技,根本就不可能解決當今的問題。
不過楊辰宇卻沒有想要站出來的意思,解決溫室效應,其中也有著不少的利益,如今還沒到他站出來的時候。
除了這方面的新聞,還有著不少辱罵這篇文章和楊辰宇的新聞。一些沒智慧沒腦子的腦殘們說文章中所說的辦法是不可能的事,作者是一個豬腦袋,純粹是娛樂大眾。而且還有不少高麗棒子人說,這篇文章不是華夏人寫的,是他們大韓人寫的,是華夏人剽竊後,發到《Science》科學雜誌社的。
對於這些負面的新聞,楊辰宇大致的看了一遍,便不在理會,對於這些沒腦子的腦殘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不理會,讓他們自己鬧自己的去。一篇文章而已,又影響不了自己。
除了這些,楊辰宇還了解到,如李祥祥今天所說的,各國已經有不少知名電視臺的知名記者來到了華夏國,都想尋找出他來。讓楊辰宇慶幸的是,他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全世界沒有人知道那篇文章是他發給《Science》科學雜誌社的。
轉眼間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時間婉如指間過沙,晃眼間便過去了。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高三的學生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參加了高考。楊辰宇雖然沒有參加高考,但是他卻和高三的學生一樣,做了一遍高三學生的高考試題。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睡眠學習模式和解析學習模式,高中的知識在楊辰宇眼中就好似小學生的加減法一樣。高考的試卷除了語文作文和英語作文沒做外,六百五十五分的題,他很輕鬆的便考了六百五十分。扣分的幾處還是他粗心大意,要不然考個滿分也不是什麼問題。看著這個成績,楊辰宇非常的滿意,以這樣的成績,他想上那所大學都沒有問題。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每週楊辰宇都會向賀敏敏問一些題,但是每週他從不多問,每次都只問一道題,而且每週也只問一次,從不多問。
兩個月時間下來,楊辰宇和賀敏敏的關係也近了一步,每次楊辰宇除了問題外,還會和賀敏敏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不過賀敏敏還是和往常一樣,除了少了一點冷外,即便是楊辰宇說一些搞笑的笑話,她還是一副沒有任何表情的樣子。看著賀敏敏那一副冷豔的模樣,楊辰宇也無可奈何。
不過讓楊辰宇感到奇怪的是,他每週都會去向賀敏敏問問題,按道理說李五應該早久知道了,可是到現在,李五都沒有出現過,也沒有來找過他的麻煩。這一點,可是讓楊辰宇琢磨了好長的時間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