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依靠,為什麼不依靠?後來有了沈洛川,他更習慣有個依靠了。再後來,小柔成了他的依靠。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年下來,他竟然無能到這般!而且是一直無能!
商量妥當後,沈洛川和沈澤榮一同離去,林修遠打算接住一宿。楊允之送他到臥房後,還沒開口呢,林修遠道:“別忙著收拾,再差的房子我都住過,我不講究這些。反正也睡不著,陪我聊會吧。”
楊允之默默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
林修遠道:“你和我們幾人不同。沈洛川那個爹,我也打聽過。因受了嫡母壓迫,就一直不思進取,從不過分寵愛某個小妾。所納的兩個妾室,都是為了生子。沈洛川很小就離家,一直都很獨立,都靠自己。沈尚書就更不必說了,生父靠不住,那是從嫡母手中翻出來的人物。我呢,幼年喪父,除了自己,還能依靠誰?”
楊允之知道他在開導自己,聽到最後,悶聲道:“十五歲之前,我也沒有爹。”
林修遠有些輕視道:“是。但是娘不一樣。你那娘,小柔有這樣的婆婆,我很放心。但是說道教育,她自己本身就需要學習,如何教得了別人?”
這話說的太直,楊允之臉上也有點掛不住。但是,無從反駁。他孃的確不擅長後宅的勾心鬥角,被他爹找回來後,更是照著廢了的方向慣著的。
林修遠又道:“但是,你不必妄自菲薄。人生任何時候改變都來得及。我年近四十才認命,才學會珍惜。你如今未到而立之年,一切還來得及,你以後多在這方面下點工夫就是了。”
二人又說了大半宿的話,第二日楊元初欣喜地喊著林祖父,其他幾個小不點一樣跟著鬧騰,讓林修遠笑的十分開心。
接下來兩日幾人東奔西走,九月初三這日早朝,閔尚書從眼下貴妃身亡一事說起,還說了當年自家女兒被害之事,指責皇后禍亂宮闈,殘害後宮妃嬪,上書請求皇上處置皇后。林修遠和沈澤榮附議,併為小柔伸冤,只道:“大將軍楊允之夫人幾日前進宮,至今未歸,還請皇上明查,看看是否又是皇后動的手腳!”
歸京的武將,包括呼延家的家臣,還有廣西房的將領,全都力挺楊允之。
早朝過後,皇上把這些奏章,放到了太上皇和太后面前。
☆、第一百六十四章 殘忍
見到這些奏章,太后再次暈倒。她這次是真的暈了!
太后和太上皇不同,她更注重維護嫡支。她自己是嫡女,她一直有身為嫡支的驕傲。太上皇敬她對她好,不是因為她是原配,而是因為她在他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先皇當年獨寵的,正是太上皇的生母——常妃。常妃的死,無疑是太上皇心中永遠的痛,他痛恨自己那會兒沒能力保護好母妃。眼下二皇子柴頎,經歷的就是太上皇所經歷的事。太上皇一定不會輕饒皇后!
這也是太后之前主動要把王素雲放到自己身邊的原因,她怕皇后出手。誰知,皇后還是動手了,皇后的心思她十分理解。以致事發這幾日,她一直以太上皇身體不適為由,阻止眾人把事情鬧到太上皇面前的原因。而自家兒子顯然是故意把這事放大,鬧到朝堂之上,從而驚動太上皇。這讓她怎能不暈?
果然,暈倒的太后都沒能讓太上皇轉移注意力,他仍然在看奏章。
幾日前太后暈倒後,恆正帝問過太醫實情。儘管太醫支支吾吾的沒說清楚,但就這態度就說明太后當日暈倒有問題。今日,恆正帝第一反應是又是裝的!但是,作為兒子,他不能不孝,還是宣了太醫。
因為太上皇身體不是很好,鐘太醫常駐慈寧殿。一盞茶功夫,鐘太醫就急匆匆的趕來施針救治。開過藥後,他小心翼翼地對太上皇和皇上道:“太后娘娘只是情急之下暈了過去,並無大礙。先讓太后休息,待太后醒來,再喝些小補的湯藥即可。”
太上皇聞言心安。對太后的暈倒,他十分了解。他自認為自己是男人,聽了這等匪夷所思的事都差點暈倒,何況太后一個婦道人家?看了看手邊的奏摺,還有一本,先完這本再說吧。
而皇上懷疑的看了鐘太醫一眼。
日前太后裝暈一事。皇上責問的景太醫和鐘太醫是好友。二人負責太上皇和太后的身體,這份活十分不容易,因為二人都是小心翼翼,且心心相惜。因此,景太醫被皇上責問後,不免找鐘太醫感嘆皇家的病不好治,因此,鐘太醫對太后裝暈一事,是略有耳聞的。
此刻,見皇上懷疑的看向自己。他忙補充道:“是真的。太后只是暈倒。但身體無大礙。”
這話在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