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堂後院。
一進正房,小柔就直呼累的不行了。田小蝶道:“你比娘強多了。我第一天不僅身體累,心裡還十分憋屈。後來我才發現,滿院的丫鬟婆子,我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幸好我還有花草可收拾。”
小柔有些心疼她,柔聲勸道:“娘,爹一定希望你快樂的,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一定能護住你的。”
田小蝶道:“我快樂啊。有你爹在,我哪怕白天一句話都不說,我都是高興的。雖然我不能為他做些什麼,但起碼可以不給他添麻煩。”
田小蝶進了楊公府後,主子們對她的看法,她懂,跟她嫂子當年看她沒差,都看不上她,她就窩在正義堂中,弄弄花草,像在玉溪的時候一樣,把丫鬟婆子當朋友似的對待。誰家有什麼困難,缺錢缺藥的,她都幫忙。直至她偶然聽到丫鬟婆子議論道,“小門小戶的人就這樣,竟和下人打成一片,上不了檯面。”
一個憨厚的小丫鬟道:“媽媽不能這麼說夫人,夫人對我們很好,至少比二夫人好。”
那婆子道:“你這丫頭懂什麼,夫人這樣的行事,我們出了這院子,也會被別人看輕的。我這正義堂的管事媽媽的地位,還比不過和風院看門的婆子。”和風院,楊二夫婦的院落。
田小蝶這才知道,她對別人好,別人還不見得領情呢。之後,楊泗睿不在的時候,她基本就不說話了。每天,盼著楊泗睿歸家,每天,數著日子,等小柔進門。
不論古今,婚嫁都講究“門當戶對”都是有道理的。楊家若不是高門,婆婆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不過,既然已經進了這門裡,就該適應這裡。況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即使是深宅大院,定然也有婆婆可以交往的人。
想到這,小柔對田小蝶道:“娘,我覺得四嬸和我娘頭幾年有些像,都是沉不住氣,心裡沒什麼溝溝道道的人,你可以和她走的近些。還有三嬸,她是不是北地遼人?你也可以試著和她來往看看,一來你也有個伴,她也能不那麼孤單。”
田小蝶驚訝:“我不知道她是哪的人。你怎知你三嬸孤單?”
“三嬸身高極高,雖然就說了一句話,口音絕對不是南邊的,也不是京城附近的。這才猜她是遼人。身為遼人,如今大恆和遼國的關係,卻嫁給了三叔。老夫人對咱們是看不上,對三嬸,那是懶的看了。其他幾個嬸嬸雖不和娘交往,但面子上卻是敬著孃的。她們對三嬸,連面上功夫都沒有的。三嬸能不孤單嗎?你就當陪她解悶了,得空去她那坐坐,這樣你倆都有個伴了。”
不大會,楊泗睿和楊允之進來。丫鬟上過茶後主動退下。楊泗睿道:“你們倆坐吧。小柔今日有什麼感受?”
小柔道:“祖父看似慈祥,其實不簡單,有他在,祖母就不難辦。二嬸八面玲瓏,有她在,娘省力卻省不了心。三嬸是遼人吧?和三叔應該有故事。我比較意外的是,祖母雖是幾百年前士族的崔家後人,可現在早就沒了士族一說了,她怎麼還那麼高傲?那樣子比皇后還神氣。”
楊泗睿聞言笑道:“還真讓你給說著了,她可不是認為自己比皇后還高貴呢。皇上是先皇唯一活下來的兒子,生母只是個美人。皇后母族也不顯赫,自然不入她的眼。你三嬸的確是遼人。你問這個幹嘛?”
第五十七章 絕世好夫君
更新時間2014…1…24 20:50:35 字數:2670
關於上一章,門當戶對的說法,我想說的是,門當戶對不一定幸福,門不當,戶不對,總會有他的不幸!我還真沒見到,遇到,知道,夫妻雙方差距比較大,矛盾又比較少的。我不是說門當戶對,就沒有矛盾,但是“門當戶對”夫妻之間的矛盾,“門不當戶不對”的夫妻,90%也都會遇到的。
**************************
小柔道:“我覺得娘可以和三嬸來往,這樣娘在後院有個伴了。再者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祖母不喜她,那就讓三嬸和三叔站我們這邊。”
楊泗睿極其滿意,兒媳婦和小蝶關係好,能為她著想,又是個聰明伶俐的,對兒子也會有幫助。聽了小柔這話,先是讚道:“說的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
接著提出疑問:“可你三嬸是遼人。”
小柔道:“不管三嬸是什麼人,不管楊家因什麼留下她,那就是認了她,她就是楊家人。”
楊泗睿尋思下,確實是這個道理,老三家的如今身在楊家,那麼與楊家就是福禍相依了。遂道:“那隨你們了。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