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不交還不行,知州派衙役上門催繳。因此只去年一年,十戶就有六戶賣了莊稼地。我們這些勉強留著地的,想忍兩年,知州三年一換的,只盼著來個少收賦稅的知州。好在今年收成還可以,不用再動給兒子娶媳婦的錢了。老漢兒子今年都十九了,還沒娶媳婦呢。去年為了省嚼頭,連年都沒在家過,去綿州給人當長工了。”
小柔不解的問道:“既然租子高,那麼買地的人又怎麼掙錢?”
李三河苦著臉道:“我們村的地是被知州家管家的兒子買走了,買走的地根本沒上報,只說原來的人家離開了。他們買的時候,一畝水田能賣二十貫的,他家只給十五貫,里正那裡也沒有買賣記錄。”
小柔明白了,就是有背景的人霸佔了地,然後提高有地普通農家的租子,這樣,茂州糧食稅收這塊,卻無任何變化。所以啊,只看資料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小柔這一日小柔他們三個就住進了他家。
小柔吃的不多,是因為食物本身的問題,她那次拉肚子拉了三天,她那之後也就不敢折騰自己的小胃了。王安石因為心情不好,吃的也不多。
小柔飯後,跟用錢跟三河嫂子拿了點面,烙了兩張餅,又把玉米粒粥重新熬了一下。弄好後,把食物端到王安石和沈洛川房間,讓兩人再吃點。
見王安石還是沒吃多少,於是道:“三哥多吃些吧,不會因你少吃一口,就能救活一個人。每個人都會努力的活著的,就像李家村的人,種地活不了,那就出去給人當長工。當他們怎麼都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拿起種地的鋤頭,來反抗朝廷了,那也是一種活路。你若有心,爭取早日取得功名,那時再來造福一方百姓吧。”
王安石道:“我不是為了節省糧食,只是吃不下東西。你和沈大哥為何沒反應?”
小柔道:“我也覺得他們可憐,不容易。我最想把那個知州拿下,把那個管家給收押,這個是根源。可是,我能做到嗎?不能。你和大哥還有可能有那能力的一日。我呢,就只能來給你們這兩個能做到的人做點吃的了。若大部分人都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那麼就不會再發生茂州這樣的事。如今的茂州,絕不是知州一個人的原因,派他來這的皇上才是”
話說到這,被王安石打斷:“妹妹!怎可輕言君王!”
小柔明顯不屑,但沒再口出“狂言”,只道:“三哥放心,我沒不敬皇上的意思,就事論事罷了。至少如今茂州這情形,不是我能管得到的,我還徒增傷感幹嘛?明日儘快離開吧。”
沈洛川吃過東西后,找了李三河,給了他五十文錢,讓三河媳婦明日早起,儘量給他們整幾個白麵饅頭。小柔白日能整吃食,早上起不來準備的。
這日天沒亮呢,就聽三河媳婦喊道:“當家的,快起來,李大牛家出事了。”
小柔趕緊穿了衣服,還沒起身呢,沈洛川在門外敲了敲門。三人穿戴好了後,去了隔壁。只見村裡陸續來了很多人,院中一個二十左右,身穿綢布衣裳的男子,身後跟著四個大漢。看著越來越多的村民,這個男子哼了一聲,帶著四個大漢走了。
李大牛給村民道謝後,眾人散去。回到李三河家,小柔問是怎麼一回事,李三河說道:“剛才那個人就是知州家總管的兒子,叫張明。特別好色,凡是有點姿色的姑娘,他都不放過,不願意跟他的,他就搶。我閨女那次差點讓他得手後,我就召集村子裡的人,大家說好了,只要他來了,我們就一起趕他走,打不得他,讓他不敢動手還是可以的。我閨女去年嫁人後,我們兩口子十分感激幫忙的村民,現在不管誰家遭那畜生的欺負,還一樣聯合村民一起上。今天要不是我婆娘早起給你們整吃的,李大牛家閨女就讓他得手了。”
小柔對王安石道:“三哥,看吧!靠自己最有效!”
王安石道:“我知道了。”
小柔這日,本想讓王安石留下一百文錢的,結果三個人身上只剩八十文了。王安石道:“你不是說不多給的嗎?”
小柔道:“此一時彼一時,別的幫不了,多給幾個錢還是可以的。也別問我為何不再多給。再多就不合常理了,他們不會收的。”
兩日後,不知道是小柔的烏鴉嘴還是怎麼的,快出茂州的時候,遇到了大批官兵,被官兵告知前方有農民暴亂。於是沈洛川不得不掉頭繞行。
三人終於在十一月底回到了玉溪。小柔把人皮面具摘了後,還給沈洛川。
“這東西真好啊,易容是次要的,防吹防曬那。”看著自己小半年風吹日曬,仍沒受任何傷害的面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