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物態與擬態(第1/2 頁)
“等一下、我有點聽不懂,如果我們的意識是一種可以在多維並行的虛物質,那為什麼我還能夠保持自我?”
赫希感覺有點奇怪,如果虛物質真是周正說的那麼自由,她的意識應該不會被束縛在自己的身體內才對?
“一個純三維構造的身體怎麼看,也沒有特別的力場能夠約束得住這種超維跳躍的東西吧?”
赫希又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不需要約束,也沒有任何維度的力能夠約束得了這些虛物質。但它們有自己的一套能量流動規則。”
赫希滿臉疑惑。
周正繼續解析道:“虛物質透過虛能量的方式實現了流動和互動,這個過程和我們世界的物質能量關係是相似的,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虛物質的互動產生了意識的原型——想象力。這種力場幾乎能夠構築起任意維度的世界雛形,透過意識加工,還能在想象當中不斷具現化這種虛擬形態,就有點像電腦模擬技術一樣。
不同的是,電腦模擬的技術是映象化的,同時是被動的。它是對虛物質世界的一種對稱反應,另外由於電腦輸出端侷限在三維以下的世界,所以它並不像虛物質世界一樣自由。
但我們的意識不一樣,我們的意識完全自由,可以超越當前的一切侷限。正如黑格爾《美學》裡說過的那樣,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
“你的話讓我想起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的很多話,比如他曾經說過,‘想象力在認識的活動中,要受到理解力的束縛,要受到概念的限制,那麼,在審美的活動中,它卻是自由的,它超出概念之外,與理解力提供豐富的未經開拓過的材料。’”
“他還說過,‘想象力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認識能力,是一種強大的創造力量,它從實際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創造出第二自然。在經驗看來平淡無味的地方,想象力卻給我們提供了歡娛和快樂。’在我看來,想象力可不僅僅能夠提供歡娛和快樂,它還是創造一切的先行者。”
周正藉著赫希的引用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我今天真的聽到了一些很有趣的東西。你的意思是,虛物質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意識存在的地方……噢,天啊,我想康德聽到你這樣的解析,他一定會比我更加激動。”
赫希看著周正,眼睛都快發出光來了,她感覺自己真是越來越喜歡眼前這個與眾不同的男人。
“我想莎士比亞會更加激動的,因為他是能從埃及的黑臉上看見海倫美貌的人。”周正打趣地說道。
“是的,他的眼睛在神奇、狂放的一轉中,便能從天上看到地下,從地下看到天上。”雖然赫希話裡是在讚美她喜歡的莎士比亞,但她其實更為欣賞眼前的周正,因為周正可是一眼就看到了所有維度的世界,這比天上地下要來的寬闊多了!
當然,周正是沒有這種感觸的,因為他所知道的都是大貓給他的資料,他不過是一名閱讀理解者而已。
不過世界上也沒多少人能夠完全理解這些超綱的東西,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他還是有點天賦的。
周正也沒想過,赫希和她一樣都喜歡莎士比亞。
“但我還是不明白,既然意識是自由的,為什麼我們每個人的意識都互不干擾?也都存在於自我當中?”赫希皺起了眉。
“那是因為,對於虛物質而言,身體只是當前維度世界的接收器。當虛物質與身體進行互動時,我們就產生了意識活動。而我們的身體是受到三維世界的規則限制的,所以意識活動和現實會發生矛盾,表現為出現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
另外,意識和維度世界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雖然擬態宇宙和多維物態宇宙存在聯絡,但是兩者都不瞭解對方,所以擬態虛物質形成的意識永遠處於對物態宇宙的探索當中。”
赫希點了點頭,雖然聽上去好像有點道理,但這已經是超出她認知的範疇了。她不確定這種觀點的真實性,但作為一種思想的新方向卻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現在該說重點了。”周正頓了頓,“之前我說過,虛物質也有自己的一套流動規則,而這是與虛能量密切相關的。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虛物質的流動並不遵守任意維度的時間和空間規則,簡單來說,某個方面可以認為意識是瞬息到達和離去的,剛才我說的超光速,並不是指超越光速,而是超越物理宇宙的極限。
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對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組成意識的虛物質進行標記,那麼透過引導虛能量,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