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對月總攻擊(第1/2 頁)
包圍月球的戰艦主炮持續不斷朝著已經鎖定瞄準的月面反擊用對太空高軌道電磁複合動能式鐳射炮射出著粒子轟擊炮,這是依靠將一束由特殊的強互力粒子對沿著射擊方向加速到第二亞態電離態,一種將原本緊緻的強互力場能級躍升到亞態強互力場而變得不夠穩定的電離態離子對。這種第二亞態強互離子對足以將沿途經過的任何低能強互粒子狀態的粒子結構摧毀,而三維世界在過去發現的穩定的基本粒子以及由這些基本粒子構成的物質裡,絕大部分都屬於由低能級強互粒子構成的世界。因此這種粒子轟擊炮幾乎能夠摧毀所有常規的物質,通常主艦炮持續作用時間1微秒便能夠摧毀轟擊炮作用範圍內1奈米厚,也就是4個原子大小的任何常規物質。同時它也能夠抵消並透過持續放出轟擊粒子達到穿透月面鐳射炮臺防護用的晶格粒子保護罩的作用,這是一種透過在炮臺周圍自釋放出一種特殊的自動排列高效能晶格粒子形成一層最基本的防護,同時對晶格粒子通電,形成強電磁環流場,能夠透過接入地線分散和扭轉大部分能量攻擊。
保護月面鐳射炮臺的晶格粒子保護罩與粒子轟擊炮互相抵消著,但顯然粒子轟擊炮正在緩慢入侵和分解晶格粒子保護罩的基本——晶格粒子,因此當抵消掉外層強電磁環流場的干擾而轟擊到晶格粒子的第二亞態強互粒子束會持續破壞這些自釋放出的晶格粒子,一旦自釋放過程由於防禦材料消耗完畢而結束釋放,或者超過自釋放修補的速度,粒子轟擊炮就能直接洞穿精密脆弱的對太空高軌道電磁複合動能式鐳射炮,癱瘓月球表面最基本的防禦反擊系統。
在各戰艦主炮火力全力的同時,戰艦的導彈系統也功率全開,一枚枚精確主動制導導彈像長了眼睛的獵豹,飛速穿進月球大氣層,撲向它們各自的目標:連線到地底下縱橫交錯的,導彈投送網路的導彈發射井的發射口。
這是第一波針對月球重點軍事反擊力量的外科手術式轟炸。之所以第一波攻擊當中如今沒有攻擊相關的雷達裝置,是因為地面軍事設施在經過系列的最佳化後,已經將雷達的功能拆分,預警雷達的功能已經被超高精度的普通訊號收發塔取代,而火控雷達則已經被更加優秀的武器端自動目標定位系統所代替。加上依靠大面積的地表神經網路組成的範空間監測體系,能夠更加有利於安全高效地進行穩定的監測任務,因為已經與大面積的地表山脈融為一體,除非進行地毯式轟炸,不然根本沒有辦法完全切斷這種新型微源聯控陣列雷達。
既然沒有辦法讓對方變成瞎子,所以如今的武器都是往對方反應速度上面進行最佳化。只有更快更準或者更強,才能在對方眼皮底下突破他們的防禦系統。
在第一波的轟炸較量中,月球部隊只動用了地面固定反擊防禦系統進行有限的攔截,這是有著縝密的思考的。由於判斷對方第一波進攻只進行有限的定點打擊,不會對月球其它軍事設施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只使用被他們針對的重點防禦反擊工事來進行回擊,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由於星系聯合艦隊早早已經封鎖了月球軌道,他們搶佔了完整的制空權,所有空中力量只要在月球基地探頭,還沒有飛起來估計就會被打成馬蜂窩。而如果地面反艦部隊在這種缺乏空中掩護的情況下貿然出現,也會被立馬鎖定行蹤,並且暴露基地的位置。所以在這一輪打擊當中,無論受到多大的損失,他們也不能派出作戰部隊迎戰,只能利用固定軍事防禦系統進行自動的反擊。
隨著月球大部分地表反擊防禦工事被毀,第一輪外科手術式轟炸接近了尾聲。緊接著戰艦指揮列艦艇的聯合作戰訊號更替,這意味著,第二輪作戰行動開展!
各戰艦的主炮在利用粒子轟擊炮擊毀月球表面能夠高效運動掃除飛行導彈和各式戰機的對太空高軌道電磁複合動能式鐳射炮臺後,便陸續放出能夠漂浮在月球四周圍的高軌道浮游炮,這些軌道浮游炮被釋放出後自動排列成一個個密集的三角轟擊陣列。
緊接著,第一波攜帶著假性鑽地雲母彈的無人轟炸機被派出,俯衝進入月球低軌區,同時,夾雜在這些假轟炸機當中,還有一些更早俯衝直下的真實轟炸機群。
“報告!聯合艦隊第一批轟炸機群已進入低軌投放區,請下令是否擊落?!”月球先遣防禦部隊的作戰兵報告並詢問道。
“再等一等。”月球先遣防禦指揮官選擇按兵不動,因為一旦他們開啟隱藏在地表以下的低軌道電磁迫擊炮和脈衝鐳射炮進行反擊的話,依靠熱能探測很快就能鎖定他們這些反擊設施的位置,儘管這種相對比起高軌道反擊炮要小型化很多,因而配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