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亡雲彩(第1/4 頁)
C國,2069年。地球。
李長明正在匯出世界各地的輻射環境綜合監測站收集的第一手監測資料。自從三戰全面爆發以來,這幾乎成為了他每天的工作。
A地區佈設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資料超出本底範圍;
B地區移動監測車巡測的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資料嚴重超出當地本底範圍;
C地區監測點採集的氣碘樣品、地表空氣中氣溶膠樣品、伽馬能譜分析檢出高濃度人工放射性核素;
D地區監測點採集的降水樣品、地表水和地下水樣品,檢出超出標準安全劑量1500倍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E地區無人機超低空航空輻射監測資料檢出大範圍異常;
……
由於戰爭發生後,以A國為主的戰爭發起國過度濫用貧鈾彈和其他髒彈,從戰事陷入膠著的第三年開始,地球環境變得日益嚴峻起來。
武器產生的核廢料和核沾染物不斷透過風、河流、降雨和武裝或人為因素逐漸蔓延至全球環境中,世界各地陸續監測到持續性的、高濃度的環境人工核輻射超標現象。
李長明所在的C國雖然不主張使用任何形式的次核武器,但受到A國等侵略國的貧鈾彈和其它髒彈襲擊,目前幾乎每天都有過半地區和城市暴露在核汙染各項指標超出正常範圍的危險當中。
隨著戰爭持續和核汙染蔓延的影響,許多參戰國目前都面臨著穩定民眾對於核汙染恐慌的空前壓力。
李長明原本是該國宇宙物理領域的在讀研究生。在此之前他已經取得了理論物理碩士的學位。
由於三年前戰爭爆發等諸多因素,他幾番周折後,目前在一所剛改建不久的核汙染治理策略研究中心處,成為該院總工程師,在輻射防治領域有著重要地位的羅教授的學生。
這所研究中心的前身卻是凝聚態物理研究院。但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李長明報道時這裡已經被改造成應對核汙染問題的臨時研究中心。
當然,官方是有做解析的,這是為了解決當前環境核汙染的危機。
畢竟戰爭情勢之下,資源緊張。李長明想,或許事實上更多是為了照顧人們對環境惡化產生的恐慌和不滿情緒吧。
“早上有看新聞嗎?今晚終於要簽訂停戰協議了。”李長明埋頭整理著資料。
“這份協議可讓太多人等了一年又一年,”楊米看了看手錶的時間:
“現在終於還有不到5個小時就要生效了。”
楊米是正在修讀應用物理的研究生。和李長明一樣,因為時運不濟,輒轉來到這所看起來更像是應付輿論壓力的研究中心。
“我們算是幸運還是不幸?”李長明忽然問道。
現代戰爭是一場高科技的較量。基於對科學工作的敬畏,在如今的戰爭中,一般的非軍事科研設施都被列入了免於遭受打擊的範圍。
因此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以及其他一些領域的學者們,通常能夠在戰爭中得到豁免和庇護。當然了,這其中並不包括某些敏感領域專家。這些人的安全只能由各自的國家機關負責。
這是李長明提出這個疑問的背景。在過去三年的戰爭中,他們憑藉著科研者的身份,一路有驚無恐地躲避了過來。儘管有遇到過無理的對待,但至少他們暫時不用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
但也有不幸的地方。他們只能響應和服從戰爭形勢的需要,去做一些和自己的研究不一致的工作——這是所有一心想搞鑽研的科研工作者的悲哀。
“戰爭之中,我想不會有幸運者存在。”楊米不打算繼續這樣的話題。
儘管楊米認為他也是一名熱愛本職的學生,他也有夢想和追求。但三年戰爭的洗禮,讓他著實看到了這個世界太多的無可奈何。
現在他的想法更多在於,如何為社會需要盡到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無論是做什麼,只要還有需要他的地方,他就會踏實努力去做。
“還是聊聊你和安寧的事情吧。”楊米接著說。
“我和她……那還能有什麼事情。”李長明嘆了口氣。
季安寧是一年多前來到這裡的實習女生。因為研究所本就缺乏年輕的女孩子,偏偏她還是個外表看起來清純,身材又相當高挑的存在。
雖然說一般戰爭期間單身的女人在數量上都會比男人更多一些。可單論一個研究所的情況,又是另外一回事。
三年來,這裡總共只有三位女士來到這裡報道: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