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手自我介紹道。
“你好……你好!”李俊益眼中的驚訝之色,毫無遺漏的表現了出來,他苦笑著和小正太我了握手:“聽說citrine是個學生,而且未成年,但是我真沒想到……太年輕了。”
樸智燮被這話給逗笑了,兩人初次見面的生疏感彷彿在這個玩笑中消減了不少。隨後李俊益和樸智燮只是簡單的客套了一下後,便進入了正題。
幾個月前,李俊益就看中了《王的男人》這本書,想要把他改編成電影。不過他本身投資失敗,製作公司瀕臨倒閉,所以是沒啥錢投資。於是想要讓樸智燮與他合作,把劇本寫出來拉人投資,而且靠著citrine這個名號,相信不少人也很樂意上這個順風車。
只是讓他意外的是,樸智燮居然提出了他自己來投資的想法。
“這是劇本,李導演可以先拿回去看看,劇組方面的籌備,還勞煩您費心了。”樸智燮從電腦包裡拿出一個u盤,放在對方面前客氣說道。
“沒問題,只要資金到位,我馬上可以把以前的老同事全都給拉回來。”李俊益毫無壓力的應承道。
他已經是不惑之年,懂得什麼東西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王的男人》這部小說雖然很荒誕,而且題材也很敏感,但劇情和其中所透出的深意只要能夠透過電影表達出來,那麼絕對將會是一部經典之作。
當然,這是李俊益的觀點。在樸智燮看來,這部電影就是華國《霸王別姬》的弱化版。不過有些方面會顯得更加創新,比如說把燕山君和妖婦綠水的形象經過了另一個層面的剖析,讓已經形成了固有形象的兩人出現了突破。
另外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人物,那個比女人還要妖嬈的男主角了。
這次《王的男人》拍攝,樸智燮除了投資,以及提供劇本和修改意見之外,是不會干涉李俊益的想法。一大一小商討了一個多小時後,才總算是停了下來。
“對了,智燮你對男主角的人選有什麼想法沒?”李俊益目光灼灼的看著正太,好奇問道。
“到時候再說,等李導演把劇組給搞定了,主角問題我自然會給你一個方案。”樸智燮笑了笑,不緊不慢回答道。
《王的男人》別的角色都好找,但唯獨一個需要仔細斟酌!那就是主角孔吉的扮演者。原著《爾》中,孔吉只是一個戲子。但在樸智燮筆下,孔吉是全篇中的重要引子。
這個角色必須是男人,但要表現出比女人還要嫵媚甚至漂亮的特點,而且演技必須過硬!放眼整個娛樂圈,貌似還真找不出幾個這樣的演員來。畢竟韓國流行暖男、大叔這種,君不見張東健、元彬這型別,都火的冒泡。
加上這本小說的原作者是樸智燮,他心中一定對孔吉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李俊益會提出這種問題的原因了。
送走了李俊益,樸智燮開始思考起明年的規劃來。《王的男人》拍攝時間週期大概在半年左右,加上後期製作以及稽核,估計在明年八月份就能上映。
而按照上一世的市場行情來看,把電影推遲到十二月上映才是最好的選擇。樸智燮手指敲著桌面,慢慢理順了計劃。
如果說《金漢才遊記》是他在這個世界真正的起步,那麼《王的男人》就是他開騰飛的契機。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他從英國回來後,就可以開始自己真正的計劃了。
第九十六章效應
傍晚,李智賢坐在自家宅子的後院裡,手裡抱著一本白色封面的書籍專心品讀中。
院子裡角落的小樹上早已是枝葉不在,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帶起陣陣枯葉,給人一種蕭索感。良久,李智賢皺著眉頭放下手中的書籍,眺望著天邊的紅霞,思緒漸漸飄飛。
若說樸智燮之前的書籍充滿了商業氣息,並且給人一種市儈以及凡俗之間的鬥爭感,那麼現在她手裡,自己列印、裝訂的《放學後》卻是又走出了另一個層面。
按照父親的說法,不出半年,這本書就要鬧到國會去。
說起來韓國雖然沒有自己的歷史,而且霸佔華國的文化也是絲毫不講臉皮。但人家在儒家文化,以及一些習俗方面的傳承,的確可以說的傷是嚴謹異常。
特別是韓國在娛樂圈方面的稽核制度,尺度大的讓人髮指。也造就了一種現象,那就是韓國導演對揭露社會黑暗現象十分熱衷,君不見《追擊者》《殺人回憶》《老師的恩惠》《熔爐》《辯護人》《恐怖直播》等等。這些電影要麼就是諷刺政府為了掩蓋自身失誤,犧牲民眾。要麼就是諷刺政客,為了自身利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