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讓查罕不要把軍隊交給拔都,一鼓作氣,攻陷落雁城,轉而朝中京方向行軍,等候下一步命令。
段嶺一邊聽,一邊為鄭彥與武獨翻譯,信使是從元兵的對話中探聽,並猜測出內情的,其中既夾雜著元語,又結合了耶律宗真與段嶺的猜測,非常複雜。大家討論完後,臉上俱露出了“有機可趁”的表情。
“只能靠你了。”耶律宗真說,“昨夜我仔細想過,你說得對,時間不等人,今天我就會離開鄴城,回中京去。”
段嶺知道耶律宗真既是擔心陳國戰事,亦是擔心他的安危,才在此處盤桓日久,希望為他出力。
“陛下拖延一段時日,也不失為一個辦法。”費宏德說,“畢竟韓唯庸的目標是您,只要一天沒有把您抓到手的訊息,韓相便不敢貿然做出太多的舉動。”
“可如果不回去reads;重生之大天王。”耶律宗真說,“我也無法調動軍隊,來解除河北面臨的困境,利弊參半。”
“我再去試最後一次。”段嶺最後下定決心說。
“我陪你去?”武獨問。
“不必。”段嶺答道,“今天我們一定要給出一個應對的辦法,不能再拖下去了。”
段嶺剛起身,鄭彥也跟著起身,段嶺知道他有話要說,便與他來到院中,彼此注視。
“姚侯的軍隊馬上就要來了。”鄭彥難得地認真了一次,朝段嶺說,“你不要太為難自己。”
段嶺鬆了口氣,上前抱了下鄭彥以示感激。
“他要什麼條件?”段嶺問。
“他要的條件和你沒有太大關係。”鄭彥說,“我已修書一封,著人送往淮陰,屆時他有什麼話說,我去應對就是。”
“你為什麼……”段嶺忽然覺得問這話也太蠢,本想問鄭彥為何幫自己出這麼多力,不過一旦河北淪陷,淮陰就將成為陳國的北方大門,到了那個時候是否出兵,已經不是姚復能說了算的了。
“謝謝你,鄭彥。”段嶺說,“我再試試,說不定還不必走到那一步。”
“事情完了。”鄭彥又恢復了一貫的嘴臉,答道,“你須得給我點好處。”
段嶺聽到這話就頭痛,說:“你要什麼好處?”
鄭彥說:“現在還沒想好,你先許了我再說。”
段嶺:“……”
段嶺知道鄭彥雖然平時沒規沒矩,但終究還是識大體的,嘴上佔佔便宜也就算了,不敢真的去招惹武獨。
“你想要鎮山河,對嗎?”段嶺突然問。
鄭彥驀然一震,驚訝於段嶺居然單刀直入地猜到了真相。
事實上從早上起來,段嶺就一直在想,為什麼昨夜武獨與鄭彥喝了一夜酒後,鄭彥就答應幫助武獨求援的事了。如果不曾透露身份,武獨有什麼能與鄭彥,或是能與姚復交換的?
唯一能換的,就只有鎮山河。
鄭彥的使命也是找這把傳國之劍,誰得到了它,就相當於是白虎門的實際掌權者,把它交給鄭彥,對武獨有影響,對段嶺自己卻沒有影響。因為不管誰拿到它,都需要忠誠於南陳帝君與太子。
也許是李衍秋的吩咐,也許是姚復的關係,這麼說來,很可能鄭彥是在替姚復找它。
段嶺不禁警覺起來,但武獨既然承諾,便應當有他自己的考量。
“武獨決定的事。”段嶺答道,“便權當說定了。”
鄭彥又說:“軍隊還沒來,也沒開戰,你們還有大把時間來反悔。”
段嶺微微一笑,鄭彥卻說:“找鎮山河是為了陛下的吩咐,不是給姚侯的,至於為何姚侯會答應我的請求,這個以後再告訴你。”
段嶺走出廳堂,忍不住回身觀察鄭彥,鄭彥在廊下長身而立,若有所思,彷彿在想著什麼。
一夜過去,鄴城冷了許多。
段嶺推開拔都的房門,見榻上已空空蕩蕩,拔都不知去了何處。
☆、第169章 誓約
段嶺正要轉身時,背後突然響起拔都的聲音。
“不要動。”拔都說,“否則你就沒命了。”
“真是個好辦法。”段嶺說。
拔都說:“你利用我一次,現在輪到我利用你了。”
段嶺忽然岔了思路,說:“拔都。”
拔都:“?”
段嶺:“你長大以後,聲音真好聽。”
拔都:“……”
段嶺從前想起拔都時,記憶裡俱是孩童的聲音,以及摻雜著變聲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