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天了,等到她從皇宮回去,哥哥肯定已經來了。
想到出宮就能見到哥哥,林安兒心裡歡喜,兩條小肥腿邁得也更帶勁兒。
沒有進宮之前,林安兒早就對皇后的音容笑貌幻想過無數次。
在她的腦海裡,皇后的形像是:錐子臉、外表賢淑、內心狠毒的大媽;(參考蔡氏女星之烏拉那拉版)
現實往往與想像是相反的,皇后的真實形像是:圓胖臉、外表精明、內心隱藏的大媽。
皇后住在永華宮內,太后住在慈安宮,這是大成朝歷代的規矩。大成建朝近一百五十年,有過六位皇帝十位皇后,其中只有四位熬到住進慈安宮的那一日,也就是說除了眼前這位皇后以外,還有五位是死在這永華宮裡。
林安兒似乎看到五隻黃澄澄的大粽子在這裡飄來蕩去,她頓時感到陰風那個陣陣,忍不住縮縮脖子。
自從她踏進永華宮那一刻起,皇后的眼睛就在盯著她看,她縮脖子的這個小動作也沒能逃過皇后的鳳眼。於是,林安兒在皇后的鳳眼裡看到了一滴清淚。
“像,真像,嶽妹妹小時候也是這樣,動不動就縮縮脖子,可愛極了,一轉眼本宮與她已是陰陽永隔,唉。”
皇后說著,用帕子擦擦眼角,卻又微微彎起嘴角,做出一個哭中帶笑的表情,對林安兒招招手,示意她過去。
林安兒抬頭看看明氏,見明氏對她點點頭,她遲疑了一下,便邁開小肥腿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三祖母教過的,在宮裡萬萬不要蹦蹦跳跳。
她今天穿著簇新的粉紅夾袍,腳上是水紅的新鞋子,上面繡著臘梅花,和腰間掛的水紅色小荷包配成一套,脖子上戴著八寶如意金項圈,手腕上是和項圈相同款式的開口八寶鐲子,鐲子上帶綴著金鈴鐺,據說小孩戴鈴鐺能避邪擋災。
走到近前,皇后拉著她的小胖手仔細打量,臉上的笑容漸漸加深,柔聲道:“告訴本宮,你叫什麼名兒?”
“回娘娘的話,民女叫林安兒,林是雙木林,安是平安的安。”
“矮油,你們聽聽,這小人兒說起話來頭頭是道,你會寫自己的名字嗎?”
林安兒很認真地點點頭:“回娘娘,安兒會寫字,安兒還會看書呢。”
“真的啊,你才多大的人兒啊,告訴本宮,你都會看什麼書?”
林安兒歪著小腦袋想了想,背誦道:“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往而不來,非成禮也。事君盡忠,事父盡敬。禮問來學,不問往教。”
皇后坐在正中,兩側下首還坐著幾位穿著宮裝的麗人,看著比皇后略年輕些,應是皇帝的小老婆們。林安兒背出的是《太公家教》裡的句子,這《太公家教》流傳於民間,並非是官學裡兒童開蒙必學讀物,皇帝的妃嬪個個識文斷字,卻從未讀過這個,一時覺得新鮮,又是出自五歲女娃之口,便個個讚不絕口。
皇后卻是讀過這幾句話,含笑點頭:“林家一門將才,竟出了個女秀才。你孃親若是還在,定是歡喜得緊吶。”
聽到皇后和妃嬪們誇獎林安兒,明氏卻捏了一把冷汗。
林安兒三歲就丟了,金家從未請人教她唸書。臨來之際,明氏挑了《女誡》上的幾句讓林安兒背頌下來,若是皇后問起讀書的事,就把這幾句念出來充數。
適才皇后果然問起,林安兒一著急,明氏教她背的那幾句,她竟是一句也想不起來了。好在哥哥到村子裡一位秀才那裡讀書識字時,小尾巴林安兒也跟著一起去,哥哥背的那些書,她也記得一些,剛才背誦的這些,就是在村裡秀才那裡學來的。
聽到皇后提起孃親,林安兒便記起明氏反覆叮囑的事,她默默低下頭,看著被皇后握住的小手,沒有說話。
皇后卻以為她是想起母親心裡難過,遂輕輕拍著她的手,柔聲道:“本宮同你母親是閨中姐妹,她忠貞剛烈,追隨你父而去,本宮午夜夢迴,常常憶起她的音容笑貌,本宮今日見到你,便又似見到她一般。”
皇后說這番話時,面容慈祥,看上去很是母儀天下的樣子。
林安兒記得明氏教過她,如果皇后提起母親,她要說什麼來著,可是她搜腸刮肚,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上輩子她真的是演員來著,可她卻是那種不用背臺詞的演員,姐從四層樓上跳下去都能安然無恙,背神馬臺詞啊。
既然忘記臺詞,那就只能臨場發揮,林安兒從來就不是怯場的軟蛋!
“娘娘別難過,孃親知道娘娘還記掛著她,孃親還知道安兒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孃親說她很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