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3/4 頁)
能量釋放;出來。
輕核聚變相對困難,它們是在強大外力的情況下發生碰撞來釋放能量,形象的比喻還是蛋糕,這回是兩塊,當有人用力將它們彼此相對地投擲過去,發生碰撞的時候所產生的碎裂肯定要比由一塊蛋糕裂成兩半更加徹底,轟隆一聲,碎屑四濺,所以輕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遠遠超過重核裂變。
當然要想把堅硬的原子核撞裂,起始時的能量和條件都是極端苛刻的,通常只有龐大恆星內部高壓高熱的環境才能自發進行輕核聚變,人為想要產生輕核聚變,一般都是先引爆重核裂變,然後再誘發輕核聚變。
無論是重核裂變還是輕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都是邊邊角角,米德什蘭迪的科學家就在想,要是能夠將相撞的原子全部變成能量,那該多好啊。更進一步,如果所有的物質都可以用作轉變為能量的前體,那不是更加美妙了嗎?
質能方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就被提出,它表明能量的大小等於質量與宇宙上限速度平方的乘積。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時,米德什蘭迪文明才找到了充分利用質能方程的辦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為米德什蘭迪文明解決了進入曲率航行的能源問題,從此米德什蘭迪文明真正進入大宇宙時代。
而且由於擁有了足夠的能源,更大功率的曲率機器不斷被製造出來,對空間的理解與運用也不斷增強。待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後三千年,也就是距今十萬年前,米德什蘭迪人發現母星所在的恆星系正在步入衰亡,於是用了三百年時間找到了一顆距離母星十萬光年之外的宜居星球,開始了遷徙之旅。
————————————————
“以上就是我們母文明的大致歷史!”投影傑恩瑞帶著自豪說道。
“來到新星球后。母文明再次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潛力,並且在隨後的一千年爆發了第四次科技革命!”
“難道又是能源?”蘇源驚訝地問。
前幾次科技革命可以說都是跟能源的利用密切相關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有效利用了分子與分子間的化學鍵能,釋放了最為基本的微觀能量;第二次科技革命利用了核能。初步實現了質能方程的質量與能量間轉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全面利用質能方程,實現了質量與能量間的完全轉化,順便開啟了空間領域的嶄新研究。
那麼依樣畫葫蘆,如果第四次科技革命依舊與能源有關,那麼在質能方程已經被全面利用的情況下,還能發現怎樣層次的能源?
“為什麼不呢?”傑恩瑞英俊的臉龐露出燦爛笑容,“這第四次科技革命正是母文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技發現!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超越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後,直至五萬年後母文明衰亡。再也沒有更重要的科技成果能夠超越它!”
蘇源悚然一驚,臉色不由變了變:“第四次科技革命到底是什麼?”
傑恩瑞陷入到母文明衰亡的悲痛歷史當中,一直沉默了十幾秒鐘,才幽幽地道:“那是空能方程的發現!”
空能方程?空間與能量的聯絡?蘇源不由呆了呆。
傑恩瑞道:“在抵達新星球的一千年,米德什蘭迪文明中出現了一個天才型的科學家,他從質能方程中得到啟發,既然質量與能量間有著本質的聯絡,那麼空間是不是也與能量有著聯絡?”
“經過潛心研究,他提出了初步的空能方程。認為e=(c。a)n次方,其中c為宇宙的常量,在宇宙規則的制約下,這個常量與宇宙的另一個常量‘上限速度c’有著恆定的大小關聯。a為標準單位長度,n為維度數。”
“也就是說,在三維空間中。1立方米的空間如果完全轉化為能量,其大小是c的3次方。這個c與另一個常量‘宇宙上限速度c’相關,所以存在性上它應當是與c是同一個數量級的。可能是10的7、8次方,是非常龐大的數值!”
“維度越高,意味著單位體積轉化的能量就越多,如果人為的將高維空間降為低維空間,將釋放出無比龐大的能量!每相差一個維度,單位體積的能量差將是10的7、8次方倍!”
蘇源聽到這裡已經驚呆了,這空能方程果然是厲害的東西,它比起質能方程來何止是放大了千倍萬倍啊,隨隨便便降一個維度,釋放出來的能量都是低緯度單位體積內所蘊含能量的一億倍!
就三維空間而言,要知道在它之上還有四維、五維、六維,乃至一直到恐怖的十維!如果觸及到十維空間的領域,將十維降到自身所在的三維,這中間相差的能量就是10的20多萬次方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