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2/4 頁)
好多照片透過各種渠道外傳,在網上和朋友圈都造成了一定的轟動,還好天色太黑,下著暴雨,照片大都拍攝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很多網民都認為是以訛傳訛,我們的人也在暗中進行輿論引導,雖然難度有點大,但估計再過一段時間,還是會逐漸平息下去。”
李尋笑笑,沒說話。
當時的情況危急,也不容許有更好的保密方法。
反正十七局處理這些事,得心應手,手段很多,有十七局善後,大都不需要太過擔心。
包括98年那事,其實在區域性造成的轟動更大,但最終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次發生了什麼事?
充其量,只是在一些小網站上,或者一些車站、地攤出售的小刊物中,有一些模稜兩可,被人認為是奇聞怪談之類的訊息流傳。
這類訊息太多,很多民眾看了,都是一笑了之。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一些訊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真實性呢?
李尋下了車,就看到楊正輝和譚雅等幾名特工迎了上來。
譚雅手中還拿著一枚箭,笑吟吟地遞給李尋,“李先生,這是你昨晚射在大壩上的那枚箭,我們已經幫你挖出來了,你看看箭身有沒有受損?至於昨晚射入洞庭湖的那箭,我們實在無法定位它的準確入湖位置,湖水也太深,基本沒有挖掘的可能性,所以實在抱歉了。”
李尋接過一看,果然是他的箭,箭身完好無損。
他連忙笑著致謝:“謝謝,辛苦你們了,本來想今天休息好了再回來找這箭。”
許倩雲笑嘻嘻地說:“你也別客氣,雖然我們這次是請你無償幫忙,但你在幫我們十七局辦事的時候,造成的損失當然不能由你自己承擔,我們幫你找箭,其實也是替我們自己減少經費開支。”
這話說得很在理,原本其實也應該這麼做。
但不管如何,真要從許倩雲口中說出來了,那就算是基本定調了。
接下來無非就是打個報告申請撥款的問題。
楊正輝和譚雅互相對視一眼,微微一笑,都沒說話,他們知道,許倩雲是在幫著李尋,但換做他們,也會這麼做。
邊上的宋君行問:“對了,我的那個揹包,不知道還有沒有留在木船的殘骸裡?”
宋君行說的是他隨身攜帶的揹包,昨天和巨鱷之戰,事發突然,他並沒有將這個揹包隨身攜帶。
譚雅臉露出抱歉的表情,說:“真是抱歉了,今天早上我們就派人去定位李先生的那支箭,也順便打撈了木船的殘骸,但船艙破碎,裡面的東西基本落水,我們沒找到宋先生的那個揹包。”
楊正輝介面道:“宋先生的包裡是否有重要的東西,如果有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派蛙人再去湖底打撈。”
宋君行搖搖頭,嘆了口氣:“算了,除了換洗的衣物,以及一臺手提電腦外,也無非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這些東西入水大都就不能用了,不用麻煩了。”
譚雅和楊正輝對視了一眼,譚雅又笑眯眯地說:“宋先生如果對這些小東西感興趣,我們國安也有好多有趣的東西,有些也並不比國外的差,我們可以無償贈送給宋先生。”
李尋看了一眼譚雅。
他當然知道,他們口中說的“小東西”,其實就是像昨晚宋君行的那個竊聽器,都是一些神秘的特工器材,宋君行頗為喜好這些神秘的小玩意,這或許也和他的計算機專業博士身份有關。
而譚雅此刻,無疑就有代表十七局向宋君行示好的意思。
否則,國安的這些東西,輕易怎麼可能流入民間呢?
倒也不稀奇,昨晚宋君行體現出了強大的實力,自然能更加獲得十七局的重視,就如之前的李尋,十七局為了請他出手,數千萬的酬勞,都是眉頭不眨一下,鈔票大把大把地撒,也像之前的薛奇真,他都沒開口,只是流露出一些興趣,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珍稀文物,十七局也是毫不猶豫地奉上。
因為十七局知道他們這些人的價值。
這邊,宋君行也是不推脫,他難得地嘴角微微翹起:“那就謝了。”
說完這些善後的事,楊正輝擺了一個邀請的姿勢:“李先生,我們進去看看吧?”
“好。”李尋點點頭。
一行人隨著楊正輝進入圍牆的門。
眾人進入圍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中間的那頭巨鱷屍體。
昨晚天色太黑,大家基本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今天一看,雖然它已是死屍,看起來依舊讓人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