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4 頁)
暗中鬆了一口氣。
很好,他們鉗著的四個點,總體貼合的還算是緊密,至於其他部位,因為鈹銅弓身熱漲開來,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沒有緊密貼合的情況。
但李尋和陳老五都不急,只要他們死死夾緊這四個點,一旦鈹銅弓身冷縮之後,兩個弓身自然會緊密契合。
“好!小心鉗起,入水淬火!”陳老五又沉聲喝道。
於是兩人同時發力,四個手小心翼翼地抓著那四個鉗子,將弓身略微抬起,離開架子。
馬上有陳家子弟上前,抽開放著兩個弓身的架子,架子抽開,下面就是冷水槽。
這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儘量減少白蠟木弓身和灼熱鈹銅弓身的接觸時間,減少對白蠟木弓身的損傷。
而隨著李尋和陳老五幾乎同時將弓身沉入水中,“哧……”的一聲響起,白色水霧冒起。
李尋明顯感覺到,手中的鉗子微微地動了一下。
他心知,那是鈹銅弓身遇水冷縮了。
還沒等李尋有所表示,陳老五已經急切地再次將弓身鉗出水面,仔細一看之後,他哈哈笑了起來。
“好,李尋,堪稱完美!”
李尋也仔細地看著弓身。
只見三毫米厚的鈹銅弓身,果然和那五毫米厚的白蠟木弓身,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雖是不同的材質,也沒有采用任何諸如膠水之類的手段,兩者卻無縫地粘合著,真是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這真是一種將弓身曲線契合原理、熱脹冷縮原理,完美地運用在一起的工藝奇蹟!
於是李尋也笑了。
陳老五啊陳老五,你果然不愧為一代武器鍛造大師,你鍛造的,不是一把弓,簡直是個奇蹟啊!
李尋並不吝嗇於他目光中的誇讚。
陳老五哈哈笑著,又大聲道:“我們也別先太激動,這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接下去還要有八個類似的步驟,且一步會比一步更難,我們還要繼續小心應付。”
“行,繼續吧!”李尋豪氣十足地回。
於是鍛造繼續。
接下去鍛造第二塊鈹銅弓身。
一切如之前第一塊鈹銅弓身一樣。
依舊是要先數次過火鍛造,注入血脈力量,再淬火。
只不過,到了最後契合白蠟木的時候,難度又增加了。
原先第一個步驟,只是一塊鈹銅弓身和白蠟木弓身的契合,但是到了這第二步,在第二塊鈹銅弓身的兩側,都要各自契合白蠟木弓身。
一塊是全新的白蠟木弓身,另外一塊,則是之前第一步已經契合在一起的弓身。
也就是說,李尋和陳老五,要將這三塊不同的弓身,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看起來難度增加不少,但原理其實是一樣的。
陳老五將第二個塊鈹銅弓身,燒到合適溫度之後,將它放在中間,兩邊各放一塊白蠟木弓身。
然後依舊是李尋和陳老五一起用力夾緊,再淬火!
這次,第二塊鈹銅弓身冷縮之後,不僅將新的白蠟木弓身夾緊,也同時緊緊夾住原先已經契合的那兩塊弓身。
於是,四塊弓身契合在了一起。
接下去是六塊。
八塊!
十塊!
……
十六塊!
就如搭神奇積木一般,奇蹟不斷延伸。
李尋和陳老五歷經九次鍛打淬火,終於將十八塊弓身,以近乎奇蹟般的方式,層層壓實在一起。
然後就是最後一個環節,在這個十八層弓身之外,再緊密地包上一層鈹銅外層。
有了這一層鈹銅外層,就不需要擔心內層十八層弓身散架的問題。
如此一來,鐵胎弓就算做成了。
如果算上最外層的包裹層,鐵胎弓總計有十九層。
最後一層鈹銅外層,也是同樣透過熱脹冷縮的原理來進行操作。
將整個外層燒到一定的溫度,讓其體積變大之後,再將原先已經完美契合的十八層弓身,從弓的內側,嵌入這鈹銅外層,最後迅速淬火降溫,從而將這十八層弓身,緊緊地包裹住。
最後一道程式看起來複雜,其實遠比之前來得簡單。
李尋和陳老五通力合作,終於將這所有的事給做完。
不過,就算到了此時,震天弓也還沒徹底完成。
震天弓已經初步成型,十九層弓身緊密地壓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