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4/4 頁)
在打棉花,就像是在打空氣。
沒有絲毫髮揮的餘地。
王如意不由地由衷感慨,太極的精髓,以柔化剛,果然堪稱無比神奇。
當然了,也只有如李尋這般,真正掌握著太極力量精髓之人,才會運用得如此出神入化。
王如意頓時看得入迷了。
不僅王如意看得入迷,此時,周圍已經逐漸聚集起一些人,有些是十七局的特工,他們也同樣在看熱鬧,看到李尋出神入化的太極實力,他們也同樣都是看得失神。
真是沒想到,以柔化剛運用到極致,竟會是如此地神奇。
那邊的龔浩,連續十多拳,皆是被李尋輕輕化解之後,他也怒了:“李尋,傳聞你李門子弟力量驚人,怎麼盡是這麼躲躲閃閃的,不敢以硬對硬?難道關於李門的傳說,真的只是徒有虛名?”
李尋目中精光一閃。(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二章 形意的精髓
到了此時此刻,聽得龔浩言語中有輕視李門的意思,李尋要說心中無動於衷,那也是不可能。
其實,李尋選擇用太極對付龔浩,固然有演示太極給王如意觀摩學習的用意,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因為山東龔家的弟子,戰力一向是偏向剛勐。
從龔浩這打得虎虎生威的拳法中就可看出。
李尋若真用盡自身的力量,以硬對硬,那雙方就沒了緩和的餘地,結局很可能就是非死即傷。
當然是這龔家弟子非死即傷。
而從本質上說,李尋和這個山東龔家弟子龔浩,沒有無法消弭的恩怨,一切都是言語的衝突而起,衝突也並非直接源自於這龔家弟子,所以兩人不至於到生死相見、以命相搏的程度。
尤其是龔浩開始對王如意的三拳,明顯未盡全力,也讓李尋對他稍微有些好感。
再加這還是十七局的地頭,對方也是十七局的客人,李尋終究還得給十七局一些薄面,真要打傷打殘對方,十七局的面子也不好看。
所以李尋才選擇了太極,選擇以柔克剛,想要逼退龔浩。
卻不料,龔浩無法逼得李尋和他死戰,便言語上挑釁,涉及李門。
這一下,李尋卻不能再忍。
再忍下去,便是辱及李門的名頭,讓外人還真以為,李門不過爾爾。
所以李尋雙目一瞪,眼中爆發出一道精光。
最後一記太極的借力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