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片。因為他明白,香港電影的根本來自基礎行業的發展,就像魚和水的關係,水越多、才能養更多的魚。
他轉看著虹姑,“阿虹,你那裡有什麼內部訊息沒有?”,其實昨晚跟阿虹一起他就知道了金公主的動作,讓阿虹再說一遍而已。
“各位,邵氏由於電視和電影兩個行業都在節節敗退,故而打算將重心調整到電視上,所以院線打算出售的事情早在年初就在他們的內部會議上定了調子,最多堅持到明年,就會出售”,其他的話不太好說,因為虹姑也明白,如今邵氏的困局一大半的原因來自自己這邊,很難說是不是很怨恨。
第五十七章 展望電子城
雖然有些小波折,但港島各項事業都在按照安亦斐預訂的計劃在進行當中,更讓他滿意地是,位於荃灣的一家電子廠被整體購買了下來,這也是他貸款購買紐約淡水大廈的原因,要為香港這邊留下足夠的資金完成收購。
進入深秋的香港景色宜人,前往荃灣的道路上,許多農田已經逐漸被高樓取代。安亦斐獨自駕駛著福特飛馳在路上,隨著抵壘政策的取消,香港走上了一條奇怪的道路,接下來一些年,無數地南越難民將會蜂擁而入,帶來眾多的問題。
望著依舊是阡陌縱橫,牲畜成群的農村景色,安亦斐一隻手把持著方向盤、另一條手臂搭在車門上,“得去做做麥理浩的工作了,香港需要地是高素質人才,而不是那些難民。那些難民可以去馬來亞、印尼,菲律賓等地,憑什麼要香港來收留呢?低素質人群佔據著大量資源,產出有限,也是未來‘港燦’們的起源。嗯,爭取讓港督立法予以拒收,省得以後麻煩”
好訊息是,他在美國支援的那位已經當選,來年就會宣誓成為總統。所以,歷史上所謂“國際社會”強加的壓力將因為美國的表率而不再存在。相反,只要安亦斐透過喬納森活動一下,就會心想事成地讓香港頒佈拒絕接納難民的法律。
安亦斐買下的是一位馬來亞商人出售的電子廠,面積還不小,總計有四十多畝地。隨著曰本那邊的裝置轉運來之後,原本就是電子廠的管理層和工人全部都被挽留了下來。加之,由於向中文大學多次捐款之後、雙方關係良好,早在安亦斐還在美國的時期,虹姑就出面與大學裡的電子系等人才簽訂了聘用協議。
將車停在廠門口的安亦斐望著附近的幾座紗廠,“都可以買下來啊,如今的紗廠還有前途嗎?都是集約化生產了。拿下來建設高新研究所,將這裡打造成小矽谷是很可能滴”
早就等待著地電子廠管理層得到門衛的報告後,集體出來迎接這位首次來到廠裡的大老闆。
安亦斐也沒客氣,直接就開始了現場辦公,“李廠長是吧?聽說你在廠裡負責了很多年,對這些紗廠熟悉嗎?”,華人天生對於站位順序很注重,認起人來很容易。當先的那位中年人當然就是名叫李欣榮的電子廠廠長啦。
電子廠的管理層幾乎是全體一愣,李欣榮意識到新老闆是一位喜歡直來直往、做實事的人,“老闆,這些紗廠看似效益不佳,但貴在地皮值錢,想要全部拿下,資金上恐怕花費不小”
“錢不是問題,明年下半年之前,我打算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話說完,安亦斐這才跟電子廠的管理層逐一見面寒暄起來。
眼見從曰本拆卸而來的裝置已經組裝完成,還配上了很多從美國運來的新裝置。安亦斐很滿意地問:“我讓虹姑送來的、關於傳呼機的設計思路,那些研究員怎麼個說法?”
“老闆,這個東西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本來我們缺乏高階電晶體的製造裝置,如今有了新裝置就沒問題了,傳呼機和中轉裝置的製造可以立即展開”
很滿意地點點頭之後,安亦斐拍了拍李廠長的肩膀,“老李,雖然我們時間不長,但你很快就會知道,跟著我不會吃虧的。我的願望是將荃灣這一塊變成電子城,以後轉型為亞洲矽谷,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集團公司的ceo,那就做好這第一件事,我會給你們管理股份的”
電子廠買下的時候,還有少部分收音機等訂單沒有出貨,所以工人們都在生產。如果不是安亦斐橫插一腳,這些裝置都將被搬離香港,廠房也會變成大樓。看似賺錢,但對香港的未來損害巨大,特別是那些技術工人都將轉行去做其他事情,造成無形資產的流逝。
透過窗戶看著裡面忙碌的工人們,安亦斐微微一笑,“中午一起吃餐飯,大家認識一下。等裝置整體檢測好,就開始生產傳呼機”
荃灣的中心也是座集鎮,電子廠的管理層幾乎全部予以了保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