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這樣一來,縣長的一舉一動都處於書記的監督之下。縣長要在書記身邊安插釘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是縣長起了野心,透過做深入細緻的工作讓書記身邊的秘書反正。縣長是第二把手,在書記得到提拔之後,隨時有可能躍上書記寶座,書記身邊的秘書們自然不敢得罪縣長。得到縣長賞識,秘書們雖然表面上沒有表現得意,心裡仍然以此賞識為榮。面對複雜的政治形勢,絕大部分的秘書們就像牆頭草隨風而動,對誰都虛與委蛇。
如果書記身邊的秘書居然有人傾向於縣長姜正達了,說明姜正達深藏的野心開始抬頭了。韓江林雖然傾向於書記,自然也不敢得罪姜正達,他只能像螞蝗一樣兩頭都咬住不鬆口。這樣做是在走鋼絲,有點冒險,但投資仕途本來就是一項風險性極大,回報率極高的投資,必須要有那麼一點走鋼絲的精神。
韓江林按號碼重撥過去,電話那端接聽的速度像有點迫不急待的樣子,聲音卻顯得從容而鎮定,韓江林不得不佩服領導的定力,不管在何種情形下都能迅速地修正自己,溫和地問,江林哪,剛才上哪兒去了?韓江林被他略帶磁性的輕柔聲音打動,簡直有點受驚若寵了。聽了韓江林的解釋後,姜正達直接切入了正題,說,有這麼一個事情,市紀委調查組開始進駐白雲,當然,事情的起因仍然是天然林事件,調查的重點主要是領導幹部的違紀情況,並將對違紀的領導相應的組織處理,孫浩已經停職檢查,按理南江的工作應由你主持,目前情況下,縣委不便於研究人事問題。
韓江林靜靜地聽著,雖然沒有聽明白姜正達所要表達的意思,但他聞到了橄欖枝的味道。
姜正達的停頓了一下,換了嚴肅的語氣,我們要保護幹部,但凡事要講究原則性,要看保護什麼幹部,對於服務組織安排,為了大家的利益而違法的幹部要加以保護,對以權謀利,違法違規謀取私利的幹部則要依靠上級組織堅決處理,把他們清除出幹部隊伍,你要好好配合市紀委調查組搞好調查工作。
組織部長(86)
這是一種與屠書記完全不同的聲音。在天然林事件發生以後的全部幹部大會上,書記縣長乃至於縣委領導班子的聲音高度一致,此時,姜正達縣長卻向韓江林表達了另一種不同的聲音,在基層領導幹部面前,姜正達並不迴避與屠書記意見相左。
姜正達和韓江林說了一些其它的事情,掛了電話,韓江林糊塗了。如果追究領導幹部的責任,對縣長會有什麼好處啊?天然林事件嚴格地說來,本來屬於行政責任範疇,上級機關完全可以憑此追求縣長和分管縣長瀆職。據訊息靈通人士透露,分管縣長生性膽小,怕上級追究瀆職責任,已經惶惶不可終日。姜正達縣長此時主要提出要紀檢機關追究某部分幹部的責任,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呢?不擔心追究到他自己頭上嗎?
莫非他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某種暗示?這麼說來,莫非因為天然林事件,白雲縣委的領導班子又要易幟了嗎?如果是這樣,韓江林於此時投在屠書記旗幟下,完全按照書記的指示辦事,豈不是燒香拜佛走錯了廟門?
如果白雲縣不易幟,姜正達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天塌下來由屠書記這個高個子頂著,站在屠書記背後的矮個子縣長姜正達欲取而代之,苦於找不到機會,巴望書記頂不住砸下來的天,書記倒下了,重新立起的江山就是他的了。
韓江林想了一夜,也沒能夠把問題分析透徹。第二天星期六,他上岳父家吃飯,向蘭槐請教該聽誰的意見。
蘭槐沒有絲毫猶豫,果然的告訴韓江林,當然聽書記的,因為現在還是屠的天下,有且只能按照書記的指示辦事。
韓江林猶疑地說,這樣一來,不就得罪了縣長嗎?
目前你的情況就好比吃肉,書記是送到嘴邊的肉,縣長是鍋裡的肉,兩塊同時吃,即使勉強吞下也能梗喉嚨,只能先吃到嘴的肉,眼睛看著鍋裡的肉,如果先吃鍋裡的肉,到嘴的肉就會飛了,那樣鍋裡的肉也吃不到嘴。
韓江林心裡豁然開朗。
在南江,幾乎所有的幹部都向韓江林表示友好,遇上真正的難題,幾乎所有的幹部都傾向於書記,開會投票決策時,哪怕書記的意見並不對,得到的支援票總是比韓江林多。韓江林曾一度抱怨這是強權政治下的*,岳父的教導使他明白,他這個鎮長不過是人們眼睛看著的那塊鍋裡的肉而已,既然還沒有到嘴的希望,表示一點友善也就足夠了,獲不上犧牲現實的利益來支援他。
韓江林感慨地說,政治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政治就是人學,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