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第3/4 頁)
到了,我父母對這房子特別上心,我不想買完了再發生什麼讓他們糟心的事。”
杜航委屈的說道:“我說的就是真話,你看,這小區兩面環水,裡面有天然河道景觀,住在裡面跟住風景區似的。”
“不光風景好,玫瑰苑的建築也好,時尚亮眼,戶戶都是前庭後院獨立空間,預留有電梯井,客廳在二樓,採光更好、視野更好,一樓是老人房,這設計多人性化?”
“還有,這裡的房子都帶有采光地下室,頂層有前後大露臺,夏天可以納涼,冬天可以曬太陽,多好?”
杜航介紹的這些小區優點也是李杜看重的地方,選好別墅區,選房子就比較簡單了,因為小區裡的別墅除了商務樓之外,其他的戶型、面積幾乎都一樣。
畢竟是縣城裡的別墅區,開發商在設計上投機取巧很正常,否則設計費都得放入房價中,房價更高,房子更不好賣。
因為自己不在國內,父母對裝修一竅不通,李杜選了一套在賣的二手房,這房子已經裝修了,房主準備出國,決定將房子賣掉。
別墅區走的是現代化風格,房子裡面裝修卻是中華傳統風格,都全套的實木傢俱、全套的家用電器,直接入住就行。
杜航從中聯絡幫李杜砍價,原房主急著出國需要現金,李杜這邊有個優勢是可以全款交付,不用貸款等著銀行審批,大大節省時間。
砍價兩天之後,原房主決定讓步,以二百四十萬的價格將房子進行出售。
李杜痛快交錢,房主也痛快的配合他們去辦理房產證,不過房產交割不是簡單的事,房管局初七上班,他們辦理完之後,已經接近元宵。
後面幾天,李杜和父母收拾房子,他正準備搬進新房爽上一段時間,結果留守旗杆市的擼官打來電話,說有一個重要拍賣會出現。
這次的拍賣會是垃圾大師專題拍賣。
李杜第一次聽說這種拍賣會,問道:“這是什麼東西?有多少利潤?”
漢斯道:“得具體看是哪個垃圾大師,不過不管是哪一位,這種倉儲拍賣會都值得參加,我們得回去了。”
713。澳洲垃圾大師(2/5)
中國有句俗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從這麼一句話能看出,古代社會工作能細分成至少三百六十行,到了近代,那就更多了。
美國也有‘三百六十行’,李杜從事的倉儲拍賣、舊貨交易、礦石撿手都是其中的小眾行業。
他喜歡將自己主要從事的倉儲拍賣工作叫做撿破爛,其實這只是一種自嘲的稱呼,美國有其他撿破爛的行業。
垃圾大師就是這樣一種行業,一種更小眾的行業。
美國是全球最能生產垃圾的國度,垃圾淘寶是個大眾行業,各地的流浪漢、貧民窟裡的窮人就會幹這活。
垃圾大師起初就是從這些人裡衍生出來的,顧名思義,他們是撿垃圾的大師,美國大城市都有這種人。
“他們一般是另類的收藏家,”漢斯介紹道,“他們從垃圾堆裡尋找值得收藏的東西,然後放入自己的收藏室,很多是百萬富翁。”
李杜道:“收藏家?他們撿垃圾是為了收藏?”
漢斯聳聳肩道:“否則,為什麼叫他們‘大師’呢?也有人叫他們垃圾藝術家,總之,他們和一般撿垃圾的人不同。”
這些人會收藏起自己從垃圾堆裡找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有價值’不等於值錢,卻往往約等於值錢。
有些垃圾大師是老人,他們緬懷自己年輕的年代,會走街串巷從垃圾堆裡尋找和自己年輕時候有關的東西,比如一些舊照片、比如一些舊傢俱。
有些垃圾大師是移民,他們收藏和自己家鄉、自己文化有關的東西,比如印…度垃圾大師、日…本垃圾大師,還有最多的華裔垃圾大師。
這次要拍賣的垃圾大師公寓就屬於後者,是一名少見的澳大利亞垃圾大師,老人在三十多年前移民到了洛杉磯,日益懷念家鄉,便瘋狂收藏和家鄉有關的東西。
他們沒有什麼錢,沒法去雜貨店、商店購買這種東西,更不能去拍賣會購買,主要透過去垃圾堆、垃圾桶裡撿拾。
擼官將他們叫回來,是因為這位垃圾大師非同凡響,他住在一個別墅區裡,擁有一棟別墅,這樣身價的垃圾大師,往往會收藏不少好貨。
李杜在家裡待的時間不短了,他和漢斯商討一番,決定返程,因為按照行程,他們進入美國第一站就是洛杉磯,正好順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