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
業餘時間,也曾撰寫一篇網戀小說,寫了一半,就放下了,自我感覺還好,因為有生活基礎,還需要督促自己將另一半完成,畫個句號。
還想過寫《讀〈毛選〉》。至今已讀《毛澤東選集》三遍了,想寫些讀書筆記,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與二十多年的認識梳理一下,但寫了三四篇,近五萬字就又擱置了,其中首篇發在人民網強國部落格上,首日訪問量即達兩萬多人次,掛在十大博文之中,令我信心倍增,但之後寫的由於涉及敏感問題,部落格上就不易發出來了。最後,隨著工作忙碌和準備公考,又放棄將近一年時間了。
以上,我稱之為半拉子工程,作出規劃,畫出圖紙,卻沒有建起大廈,想的比做的多,做的比想的少。但如果有價值,最後總是要努力完成的。
這幾年,有一些深切感受,經常寫一些小文,但思想處於混沌之中,沒有清晰的思想。這次借寫《公務員是怎樣烤出來的》,梳理一部分思想,目標是達到十萬字,形成一本書。 。。
感恩領導批評
有這樣一句話:領導教育是關心,批評是愛護。以前不理解,領導批評怎麼會是愛護呢?犯了錯誤才會被批評,被批評說明領導厭惡你呀。現在才逐漸明白了一些。曾經從事教育行政工作時,統計全縣初三考生數字,差了一位數,把六千多人統計成了六萬多人。領導火眼金睛,一下子瞅出來了,其實稍微仔細一點或動一下腦子,也不會犯這樣低階錯誤。為此,被領導狠狠地批了一頓,當時臉上發燒,不能接受批評。但幾年過去了,現在依然清晰記得教訓,逐漸對領導當時的批評產生感激之情,如果不是當年領導嚴格近於苛刻的要求,也不會有今天工作上的細緻縝密。
現在也認識到,對工作上的失誤,領導正面批評,說明對你有期待,孺子可教也,如果不講放到心裡去,說明把你看扁了,這樣問題就大了。偉大領袖毛澤東就是如此,他身邊人總結,如果他對部下好言相慰問題就大了,如果訓斥甚至大罵一頓,你就高興吧,這是對你青愛有加。
荀子: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敵也。不要怕領導同事對你做人或做事上提出批評意見,他們的批評是關心愛護,虛心聽取,才能不斷進步。我一直努力做到,以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領導、同事的“非我而當”之語。
2010年再次參加省考
2010年春,國考以失敗告終,心中決定放棄了。為了準備公考,常常把愛好和習慣都拋棄了,比如寫日記、看新聞、鍛鍊身體,只剩下工作和學習。公考,不敢讓單位人知道,也不敢讓家人知道,牽扯的時間、體力、精力太多了,那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
同時,單位領導和同事們都對我十分認可,也十分照顧,工作上得心應手,生活上順心安穩,真的不想再折騰了,關鍵是折騰也看不到希望,就現實條件,理想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了,悲觀縈繞心頭。
但放棄意味著失敗成為定格,就像愛迪生髮明電燈一樣,一千次失敗,最後一次成功仍然是成功者,如果最後一次放棄了,那就沒有人說愛迪生是電燈的發明者了。有句話說的好:當你決定放棄時,也離成功不遠了。同時,一些朋友也鼓勵我堅持下去。
正在掙扎猶豫之際,某省公務員招考公告發布了。考慮了幾天,最後又報上名了,不甘心放棄啊!
一邊忙工作,一邊把以前看過的一些資料翻了一遍,臨考一週,從網上下載了三四套試題,測試了一下,感覺不理想,但已經沒有時間再細緻學習了。
從容赴考,心如死水,已經沒有一點波瀾了。
筆試成績出來,行測七十多分,申論六十分,共計136分,分數單上顯示是第一名。省直機關某職位,招2人,前六名進入面試。不知道第二名及以後幾位考生的成績如何,心中沒有一點欣喜。
準備面試,在單位如果有空閒就背些經典的題,回到家,帶著孩子在YY上練習,有時候一邊練習孩子一邊搗亂,練習不成,有些考友說我是爸爸級考生,是模範爸爸、模範丈夫,也有考友好心批評我太不拿面試當回事了,建議我和他們一同參加培訓班,或者組成練習團專心準備面試。我說:不想耽誤工作,不想讓單位知道,不想讓老婆辱罵不幹活。剛開始練習,還有信心,感覺回答的還可以,可是越練越沒自信,越練越感覺差距大,後來經過一些面試成功的考友指點,才感覺進步了一點,但也沒有突飛猛進,更沒有脫胎換骨。
面試。從容不迫的參加面試,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