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一度氣昏了頭,下旨把文森特公爵臭罵一頓,還要他自殺謝罪,其實我們都挺期待文森特能夠奉旨的,可惜他睬也不睬,聽說上了趟廁所那張聖旨就不見了,不過他還是給高森四世寫了個回覆,表示敵軍滲透到境內,他身為守土大將的確有責任,但他同時願意以項上人頭擔保,攻入境內的敵軍絕對不滿五千,只要高森四世調集兩到三萬兵力進行圍剿,決不會有問題。
雖然不是很相信文森特,但是在阿爾薩斯境內自由活動的我方軍隊,等於一把懸在高森四世頭上的利劍,叫他怎麼能安心?可他不敢減少保護自己的兵馬,只湊了一萬雜牌軍組織圍剿。
可憐這一萬雜牌軍戰鬥力士氣無不是中下水準,就算和克雷迪爾三千精騎正面決戰只怕也未必能贏,克雷迪爾根是充分利用機動力差距,把游擊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圍剿部隊被他一會兒前面來一下,一會兒後面給一下,一會兒旁邊捅一下,幹得欲仙欲死的,卻連克雷迪爾部隊的屁股都摸不到,最後被調戲得受不了了,終於徹底崩潰,一洩千里。
什麼,你問我為什麼形容得這麼奇怪?破軍這個惡趣味臺詞寫成這樣,你讓我怎麼辦?
第六卷 烽火佳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森特的決心(一)
進入阿爾薩斯過境的二十天裡面,克雷迪爾不但以及創高森四世辛辛苦苦組建的圍剿軍,使之被迫撤退,更如同餓瘋的蝗蟲一樣席捲了文森特公爵的後勤線。
可能餓瘋的蝗蟲這個比喻不是很好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這支部隊的破壞力,在二十天時間裡面,克雷迪爾一共破壞了四十五個糧食倉庫,踏平了二十七個哨所,掃蕩了三個軍用牧場,焚燒了兩個草料場,劫掠了十四個運輸中轉站,炸掉了五條官道,堵塞了兩條運河,甚至還把一個礦場弄坍塌了,其他與軍工業相關的工廠作坊以及生產軍糧的大小農場被摧毀的更是不計其數。這一切給原本就只是勉強維持著的文森特十萬大軍的後勤打擊是堪稱毀滅性的。
而令人驚異的是,在這過程中,除了一些圍剿軍隊以及地方部隊一點象徵性的抵抗外,克雷迪爾幾乎沒有遭受到任何來自於民間的抵抗,正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克雷迪爾的部隊就算不是秋毫無犯,起碼沒有為禍民間,畢竟在摧毀上面所說這設施的時候就已得到足夠的給養了。公平地說一句,比起阿爾薩斯本土軍隊的所作所為,克雷迪爾是不折不扣的紳士。
在收到這些情報後,克萊頓大公謂然長嘆:“雖然發兵的是我們,但真正滅亡了阿爾薩斯的,難道不是高森四世自己麼?”
我們深以為然,事實上,如果不是高森四世自己把國家弄得天怒人怨,如果阿爾薩斯上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我又怎麼會提出讓克雷迪爾率領三千騎兵孤軍深入的策略?
而在我們對面的那位文森特公爵,前有大軍壓境,後勤又被人肆無忌憚的破壞,更有國王的一份份斥責不斷髮來,老將軍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老而彌堅,大概可以很好的形容這位現在作為我們對手的老將,他硬生生的頂住了這些壓力,或許他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打算吧?情報顯示他已經對國王完全不予理睬了。可是對那個昏君可以無視,前後兩方巨大的事實壓力卻不能只用無視來應對,面對越來越短缺的軍糧和補給,文森特下令全軍實行定量配給制,這原本是十分打擊士氣的做法,但老將軍以身作則,配給制全軍上下統一實行,無人例外,他自己每天和普通士兵一起吃飯,又帶頭殺了自己的軍馬充作軍糧,其他將領為老將軍所感,紛紛效仿。要知道駐守關卡本來就不大用軍馬,但沒有了馬,關破之日是絕不可能逃跑了,這也代表了與眾將士共存亡的決心,文森特憑藉這些做法和多年的威望終於穩定住了軍心。
原以為後勤一破,敵軍就會不攻自破,土崩瓦解,沒想到文森特竟能如此,倒也令我們另眼相看。但依我和克萊頓大公的看法,這樣也不會影響大局,畢竟就算文森特再怎麼盡力修復,現在的後勤線最多隻有以前三成的運輸能力,再怎樣也無法滿足他們大軍的需要,只要沒有後勤,管他多少軍隊都只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文森特只剩下兩個選擇,要麼衝出來送死,要麼守下去餓死。
“奇怪,文森特既然下定決心了,應該以決死之心衝上來和我們拼上一番才對,為什麼只是死守?”第二十四天的時候,亞歷山大憤憤地說。
“他死守也是無妨,”克萊頓大公笑了笑說,“雖然多花些時日,但多拖一天,就對我們有利一份,到頭來我們可以用更小的損失達成戰果,何樂而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