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2/4 頁)
塊不得而知。眼下他需要鑑定一下到底是不是朱庭捐出來的,如果是他倒沒什麼,要是另外一塊,事情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諸葛蘭騰去打電話,而拍賣已經開始進行。
“因為是用來做善事,捐贈者給出的價格比市場價要低一半,兩百萬底價起拍。”
即使低了一半,兩百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這個拍賣品不在大家的預算當中,開拍後有一分鐘時間沒有喊價。
“兩百五十萬。”
在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有人喊價。
大家的目光轉過去,喊價的不是別人而是墨子齋的高剛。
有人競價,而且還是名氣很大的高剛,大家就按捺不住了。就連高剛都看好的東西,不會差到哪去。
“三百萬。”
再次有人舉手。
一下子,競價就演變的激烈了。
諸葛蘭騰去了一會回到座位,蘇哲問道:“怎麼樣,是不是朱庭捐出來的?”
“不是。”諸葛蘭騰搖著頭,目光看著視屏畫面。“朱庭說他的還在手中,而且他也沒聽說有兩塊一模一樣的玉佩。”
“那。。。。。。”
蘇哲不敢將後面的話說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點不準確的猜測,都會影響後面的判斷。
而在他們思考的時候,玉佩已經競價到五百萬。
“諸葛會長現在我們怎麼做,是競拍下來,然後到時讓朱庭拿他那件來對比,抑或是靜觀其變?”
一時間諸葛蘭騰亦不好判斷,要是不知道市面上有那麼多玉佩,他就不理這事。偏偏又知道蘇哲手中有兩塊,這個就有點棘手。
諸葛蘭騰遲疑道:“這麼多媒體記者,他們應該不敢再作假吧。。。。。。”
話是這樣說,諸葛蘭騰可不敢保證。之前的拍賣同樣有媒體記者,還不是照樣在眾多人的眼皮底子下造假。只是這次的情況有點不同,因為高剛與郭士筒的事情,引發更大的軒然。
郭士筒為了證明清白,本來他應該避嫌的,卻主動請纓主持這次的拍賣會。當記者採訪他時,郭士筒的回答是大家都認為他做假,但是清者自清,如果他故意避嫌,反而會讓人以為是作賊心虛。
郭士筒剛面對鏡頭這樣說,不可能等下這會就造假,豈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只是蘇哲手中有兩塊玉佩,再加上朱庭那塊,這已經是第四塊。又不是現代工藝品,五代十國哪裡一下子冒出這麼多玉佩。
“七百萬。”
這邊猶豫不決,那邊已經喊出高價來。喊七百萬的不是別人而是第一個競價的高剛,好像他對那塊玉佩情有獨鍾。
七百萬價格不低,到了這個地方大家都有點縮手了。有幾個手裡拿著號碼牌,猶豫著要不要舉起來。
“七百萬第一次。”
拍賣官開始在報數了。
“七百萬第二次。”
依然沒有人舉牌。
“七百萬第三次,成交。”
一錘定音。
“恭喜高店長競拍到這塊五代十國的玉佩,高店長是識貨之人,這是他理應得的。”
高剛站起來掃視一下拍賣場的人,從座位出來走到拍賣場上面。
在辦完手續後,高剛拿著玉佩說道:“大家都知道我之前跟郭行長之間的糾紛。所以現在我對於拍賣的東西,都會當場證明真假。”
高剛有這個想法很正常,本來準備離開的人,聽到這話又停下來。
“我對瓷器比較熟悉,至於玉器鑑定方面,可能要弱一點。為了以示公證,正好我看到古董協會的會長和其中一位理事在,他們是這方面的行家,讓他們來鑑定,這樣才不會讓大家覺得我是故意針對。”
諸葛蘭騰和蘇哲被請上來,與此同時郭士筒也出面。只是他臉色不是很好看,高剛這樣做,擺明是過來砸場子,換誰心情都不爽。可是此刻,就算不爽,也得忍著。
諸葛蘭騰戴上白手套從高剛的手裡接過玉佩,拿過放大鏡仔細觀看。玉器鑑定方面,諸葛蘭騰還是有一手的。看了一會,覺得這塊玉佩有點眼熟。瞄了蘇哲一眼,見到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將玉佩放下,諸葛蘭騰沒說話,而是示意蘇哲鑑定。
蘇哲做為古董協會最年輕的理事,很多人都覺得他資歷不夠,今天的鑑定,要是有出彩的地方,想必可以讓不少人閉嘴。
蘇哲拿起玉佩,學著諸葛蘭騰的樣子仔細檢查。
好一會,蘇哲將放大鏡和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