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的那人家中,把他一族盡數殺光,本來我想放一把火燒掉自己家業,準備上山落草的,卻不慎把府城也燒去半邊。結果,弄出了一大堆的災民來,我賠掉了一大半的家產後,帶了二百家丁和城中三千已無依靠的災民離開,在這裡開山自立成一個寨子啦。想起前事來我就對官府恨之入骨,總之就得造反,不能讓他們稱心如意。”
大師和劍客不禁咋舌,沒相到白白淨淨一付書生樣的餘日慶發起狠來這麼厲害。從他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中,聽得出這個晚唐時代的世道是多麼的黑暗。象餘日慶這樣有能力造反的人畢竟不多。但是聽他輕描淡寫地道來卻也讓人大感淋漓盡致,大快人心。難怪他在指揮箭陣屠殺敵軍時總是那麼冷靜有力,絲毫不為戰場的慘烈所動。
這時,晨霧已被陽光碟機散開去,對面的官軍大營顯出來了。果然是到處是被火燒得斑斑黑點點的,原來白色的營帳都剩下不到一半啦。看來昨天晚上真是把他們累慘了,本來該是做早飯時間了,而整個官軍大營現在還是一片死寂了,想想也可憐。
牛金鵬這時起來組織人馬去砍制尖木樁,在箭陣前的埋屍坑近自己的一側佈下不規則的一道道尖樁。這種對攔阻騎兵衝陣很有效,快馬碰上非死即傷。只要馬隊不能全速叢集衝鋒,箭陣就有更多機會發威。要是想飛躍過這坑就會落在尖樁陣上。
大師第一次見到這種佈置,看得很高興。卻聽到劍客和公孫鳳聊得哈哈大笑。過問二人笑什麼,劍客指著地上一籮筐紅紅的東西:“這是餘日慶剛從邯鄲城裡找來的花椒麵啊,足有四十幾斤。”大師也樂了:“哈哈,這是不是最早的化學武器?”
公孫鳳搖頭:“真不明白你們樂什麼,這東西下到菜裡可好吃了。拿來做武器,我可沒聽說過。”大師微笑道:“人愛吃不等於馬也愛吃。如果是從鼻孔中進去。就更加可觀了。”劍客笑道,“到時我們用移山術把它放以衝鋒的騎兵頭上面抖下去。馬匹還不暴跳起來?或是用籮裝了吊在飛劍下,來個高空播灑,這也是個好主意。”
大師忽然想起什麼來,去行囊中翻了有引線的幾個羊卷出來:“我怎麼記不得我還帶著這個了。”公孫鳳見大吃一驚:“你拿的這是震天雷吧,你怎麼也會有。”
大師和劍客聽了也大吃一驚:“什麼,你也知道這東西?”
公孫鳳點頭:“我知道啊,我認識一個雷火神君就是用這樣的東西。好厲害的。可以炸得山崩石裂。”大師倒鬆了口氣:“原來這東西你這兒早就有啊,那就好,這樣我用了就不至於驚世駭俗了。這個在我們那兒可是很普遍的東西。也能用來做武器的喲。”劍客想想更樂了:“那我們再給加點作料吧。總得比他的強點才行。”
大師呼了一口氣,“對,去後面找幾把劍來。折斷後把刃片綁在外邊,這樣,就有了破片,殺傷力更強。”劍客指著那籮的花椒麵:“再在外面裹上這個寶貝疙瘩,哈哈,炸了之後就燻出一大片的禁區了。”大師忍不住大笑起來,三個人就去做了。
中午時分,聽到天邊有滾雷般響起來,漸漸地變得感覺出地面隨這隆隆聲微微地顫抖著。這時樹上的哨兵忽然發狂地大叫:“有騎兵!漫山遍野的騎兵!大家快回到陣前來……”所有人緊張起來,在反應過來後,急急地衝入陣地上各人的崗位。
這時,只見到前方濃塵滾滾的前面是一條黑黑的線,數不清的騎兵正向這裡衝過來。只不過三五分鐘時間就衝近了三四里地了。只見到人在變大,是一三五成組的一個個高舉戰刀的騎兵!牛金鵬大叫起來:“這就是從西涼來的羌兵後裔貂羽胡騎!”眾人著實慌亂了一下。
到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唐朝的軍事常識了。唐朝是實行混合兵役制的,有兩種軍隊,一種是各地在農閒時受訓的百姓,稱作府兵,算是預備役軍人,不調動時是民。
另一種是用的募兵制招來的職業軍人,可以世襲。典型的就是皇家的直屬軍羽林軍和各鎮節度使的親衛兵。這是唐代最精銳的部隊,只是各鎮親兵人數是有限的,而羽林軍至少常備在十萬左右。所以,這就是唐代中央集權保證軍力優勢的手段。
………【第二十二章初克貂騎】………
可是隨著安史之亂皇權衰落以來,這支部隊多為宦官所控制,後來還有報名吞餉的現象,搞得羽林軍造冊發餉倒有二十萬,其實只有那麼幾萬人,有戰鬥力的更少。
而唐朝中後期,羽林軍中的精銳又是當年隨著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留駐長安的那支西涼羌兵的後裔。因為冬穿貂裘夏插羽又稱貂羽胡騎。是唐軍中以騎射著稱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