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也發揮不出來武器應有的效應。因此,在紅一軍沒有完全裝備好之後,不能對任何部隊進行新式武器的供應。
韋昌輝對這種答覆滿意不滿意,楊秀清和鄭南還不知道,可是韋昌輝對安徽內務部人員的活動又有了意見,說他們四處秘密調查一些軍中將領,造成內部的混亂。而內務部卻稟報的是,北王軍中有一批對天朝不滿的人在活動。
楊秀清終於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還沒有想出更好的處理方法,安徽的敗報陸續傳來了。
韋昌輝可不是故意要打敗仗,相反,他是真想好好表現一番,平分一下石達開和林海豐的風頭。一到廬州,看著賴漢英已經控制的諾大的地域,還有迅速膨脹起來的大軍,他很是滿意了一陣子,也很想拉住賴漢英。哪知道這個天王的小舅子完全不象他想象的那樣,在對新老軍隊的整頓上,似乎處處與自己格格不入。尤其是對那些所謂的皖省自衛軍,態度太過曖昧。在韋昌輝眼裡,那些捻子大多軍紀敗壞,自由散漫,加上本來就信仰不同,現在天軍勢大了,他們自然願意依附,一旦轉了勢,這些人絕對不會死扛著天朝的大旗不放。因此,他要改編這些自衛軍,把他們重新塑造一下。
為此,在張樂行率軍攻克阜陽之後,韋昌輝下令自衛軍向廬州靠攏。可是,這一命令沒有得到對方的響應不說,賴漢英也極為反對。於是,韋昌輝把本來想拉作知己的賴漢英看成了絆腳石。
哪曾想,剛把賴漢英總算處置妥當了,內務部的人又開始給他找麻煩。
在安徽,凡是天軍控制的地區,雖然也保留了許多大戶、地主擁有的財產和土地,但是,賴漢英一直在認真執行減租減息的政策。在很多地方的佃戶,根本就是罷交了田租,田主愁眉苦臉,天朝的官員和鄉村的官員卻置若罔聞。不過,哪個大戶田主要是膽敢拖欠了僱工的工錢,或者是多收了點兒地租,那可就成了大事兒,官員問,天軍找,直到你老實了算。以前窮苦的百姓們真的得以揚眉吐氣了,到處傳唱著歌頌天朝的民謠,“長毛到,長毛好,討飯佬們穿皮襖,窮苦人家發元寶,有錢人家受不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韋昌輝新派出的六安守將鄧光明卻是一反常態。這個從金田參加天軍,也可以說是征戰已久的人,對天朝這種壓制有錢人,扶助窮苦者的政策不以為然,甚至對那些有錢人抱以同情。他不但為一個姓宋的當地豪紳發了護憑,禁止天軍將士、百姓上門“騷擾”,還專門委派官員,替田主們追繳佃戶拖欠的地租,鬧的人怨沸騰。
當廬州內務部的官員將事情報到韋昌輝那裡的時候,韋昌輝非但沒有加以阻止,反倒以為內務部是在故意與他為難。由於他的摯肘,內務部的工作開展的越來越不順利。
清軍陸續向安徽增派人馬,並開始爭奪剛剛喪失於皖省自衛軍手裡的蒙城和阜陽。接到張樂行告急文書的韋昌輝,卻偏偏聽信了程學啟、錢桂仁等人的的建議,出師攻打壽春,圍魏救趙。
程學啟、錢桂仁都是安徽桐城人,太平軍攻克廬州,他們壞著有朝一日反戈一擊的卑鄙念頭,混入了天軍的隊伍,潛伏下來尋找機會。就是這麼兩個原本巧嘴花舌、極盡吹拍之能事也沒有受到賴漢英重用的小人,在現在的北王府裡,卻成為了文員和幕僚。
在壽春,韋昌輝等到的不是程學啟之流所說的內應,反爾是還立足未穩,營壘都沒來得及搭建好,就遭到清軍三面的打擊。駐守壽春的勝保,還有本應該是在阜陽和蒙城城外的山東巡撫張亮基,綏遠將軍善祿等部的旗號,也都同時出現在韋昌輝的面前。
天軍倉促應戰,馬上陷入被動。前軍主將李昭壽雖經過一番苦戰,終於支撐不住,敗下陣來,而他的後面,大多是由新兵組建的各軍,由於李昭壽軍內老兵和新兵平日裡本來就矛盾紛紛,一見老兵敗退,各軍人心慌亂,陣腳頓時大亂。
韋昌輝的大軍全線敗退。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相信,自己果然是中了清妖的奸計。
和他同樣,由揚州出來負責攻打滁州的曾立昌,同樣進了清軍的預先設定的陷阱裡。在滁州,攻城的陣勢尚未拉開,他的身後卻出現了滾滾而來的蒙古精銳騎兵。
曾立昌幾乎全軍覆沒,僅帶著幾百個士兵衝出重圍,連揚州都回不去,只能奔往巢湖。
而韋昌輝卻是在由揚州調來的一營全部新式裝備計程車兵保護下,一路退回廬州。這個營本來是教導旅的一隻部隊,是林海豐特意安排給李侍賢守衛揚州的主力,現在,它卻成了北王的衛隊。
清軍隨後蜂擁而至,很快,鄧光明叛變,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